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61.
以内蒙古锡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e Ximeng)为母本、塔什库尔干紫花苜蓿(M.sativa Tashenkuergan)为父本杂交,F1杂交种自交得到89株F2分离群体,对此四倍体家系的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该家系内各性状遗传变异并探讨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其中F2代杂花36株,黄花33株,紫花20株,所占比例分别是40.45%,37.08%和22.47%,株型分为直立型32株(35.96%),匍匐型12株(13.48%),半直立型45株(50.56%);农艺性状变异排前3位的为鲜重>干重>分枝数,变异系数均达到了80%以上;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节间数,只有19%;营养成分含量变异排前3位的为脂肪>Ca元素>P元素。F2群体的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含量各性状都存在不同差异,是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可为后续的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2.
乌日娜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1):113-119
了解秋眠性对苜蓿抗寒能力的影响,用11个美国苜蓿秋眠标准对照品种,每品种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研究低温胁迫对苜蓿幼苗存活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处理6h,苜蓿幼苗的存活率仅为2.75%,表明-8℃为本试验的致死温度。而非秋眠型和极非秋眠型苜蓿的存活率要低于秋眠和半秋眠类型苜蓿,秋眠习性与耐寒性存在显著相关。各品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胁迫程度加重均呈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而不同处理对其变化的影响有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3.
乌日娜  刘辉  朱铁霞  高凯 《草地学报》2015,23(2):426-428
以红皮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营养生长期和现蕾期菊芋根系进行垂直切割处理,探讨根系切割对菊芋块茎生物产量和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切割显著提高了块茎产量(P <0.05),且2个处理时间在20 cm条件下均使块茎产量最高;根系切割提高了菊芋块茎比重和根冠比,降低了茎比重、花比重、叶比重和根比重,有利于增加光合产物在块茎中的分配.  相似文献   
64.
对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株高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动态进行研究,以期为菊芋氮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施氮量为7.5 g·m-2时,菊芋株高、总生物量和块茎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茎比重、叶比重、根比重和块茎比重随着物候期推迟呈现出降低的变化趋势;营养生长阶段菊芋光合产物优先供应茎、叶等地上器官,并在地上器官大量积累,生殖生长阶段光合产物大量向地下运输,充分体现了植物营养物质优先供应生长旺盛器官的原则。  相似文献   
65.
高凯  朱铁霞  乌日娜  刘辉 《草地学报》2014,22(5):1127-1130
通过测定不同密度条件下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株高、产量和各器官生物量等指标,探讨密度对其株高、产量和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茎秆、块茎及地上生物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小花、根系和叶片的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密度为0.6 m×0.6 m时达最高;单株根系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单株叶片、小花、茎秆、块茎和总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株生物量贡献率顺序为茎秆>叶片>块茎>小花>根系,且与密度无关;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以饲用为目的宜高度密度种植,以块茎产品为目的种植密度宜为0.6 m×0.6 m。  相似文献   
66.
母乳是婴幼儿的最佳食物来源,而乳清蛋白是营养和活性物质的基础,其中生物活性肽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研究母乳乳清蛋白抗氧化活性肽,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4种酶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乳清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最适于母乳乳清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此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 7.21、反应温度50.03℃、酶与底物比(E/S)4 486.68 U/g、酶解时间5h;影响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因素大小为:酶与底物比>温度>pH值.利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过滤色谱G-25、G-15分析得出组分峰Ⅰ抗氧化活性最强,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60.31%.  相似文献   
67.
环境胁迫是造成作物品质和产量损失的重要因子。Sn RK2家族基因编码植物体内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影响植物抗逆境胁迫能力的关键调控基因。采用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技术,从雪菜(Brassica juncea Coss.Var.Multiceps Tsen et Lee)克隆了一个Sn RK2基因,命名为Bj Sn RK2E(Gen Bank登录号为MF423121)。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全长1 218 bp,编码区为1 089 bp,编码362个氨基酸。Scan Prosite预测显示,Bj Sn RK2E蛋白包含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Bj Sn RK2E蛋白与其他植物的Sn RK2蛋白分享较高的相似性,与拟南芥的At Sn RK2.6和马铃薯St Sn RK2.3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处在同一进化分枝。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Bj Sn RK2E基因在根部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叶片的表达量最低;Bj Sn RK2E基因积极参与高盐、干旱和ABA胁迫应答反应,推测该基因功能与植物抗逆境胁迫有关。  相似文献   
68.
地下鼠的地下挖掘活动改变了土壤的物理环境,导致土壤类型、发育速率、营养可利用性、微地形等发生变化。其地下啃食行为直接影响植物的形态、丰富度、种间竞争、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组成等。而土壤和植物群落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相似文献   
69.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食物或饲料中的蛋白质必须在消化道中分解成游离的必需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才能被机体吸收和利用。然而近几十年的研究实践表明,以旧的蛋白质氨基酸理论为基础配制日粮不仅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而且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也并不完全遵循营养学经典理论——“水桶法则”  相似文献   
70.
比较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在莱芜黑山羊胃肠道内的分布,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胃肠壁各层及各肠段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血管活性肠肽以贲门部数量最多,结肠、空肠、幽门、盲肠、直肠、胃底次之,十二指肠、回肠、食管中未发现VIP细胞。VIP细胞形态多样,呈椭圆形和锥体形,常有突起伸至其他细胞附近,也有突起直达上皮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