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7年11月,全国水土保持空间数据发布系统在中国水土保持监测网上开通试运行,网址为:http://www.cnsem.org或http://sjfb、cnsem.org/sjfb。  相似文献   
62.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多数学生想创业却不敢创业,主要原因有: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到位,高校本身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高校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努力做到三个改变:一是改变教学目的,使大学生创业行为向进取行为转变;二是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向“学”转变;三是高校背景变化,使高校由象牙塔向创业型大学转变。  相似文献   
6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化生产生活对林业资源破坏性较大,导致林业资源不断减少,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经济全面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当前需要加强营林工程建设,分析当前国有林场的营林技术。基于此,主要对国有林场营林技术以及实施要点进行分析,提出营林的主要内容,通过各项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更好地推动我国林业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64.
<正>7月26日至27日,中国生态文明(阿尔山)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举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国家有关部委和内蒙古自治区党政领导以及企业界代表共15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主题,从多个维度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以及"构筑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包钢出席开幕式,中国生  相似文献   
65.
除臭菌JZ-6的鉴定及其降氨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高效、稳定脱除垃圾恶臭的微生物,采用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和2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腐败垃圾中分离到能降解恶臭成分中氨的菌株JZ-6进行鉴定,并分析了该菌的接种量、温度和pH值对JZ-6菌株的生长和降氨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降氨条件.结果表明,JZ-6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接种量为4%、pH5.0、温度30℃条件下,菌株长势最好,将其接种于氨浓度为100 μg/mL的条件中,24 h后对氨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66.
莨绸是利用两广地区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液汁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佛山邻近的河涌塘泥覆盖后晒晾加工的,因为含有单宁质的薯莨液汁与本地河涌塘泥特有的铁矿物质作用,变成了黑色的单宁酸铁,使桑蚕丝纤维包裹上一层薯莨膜,于是,河涌塘泥覆盖的织物表面呈黑色,织物底面则呈咖啡色,成为一种正反异色、越穿着越油润乌亮、越穿着越轻快凉爽的丝绸面料。  相似文献   
67.
[目的]筛选出高效除臭菌株,为生活垃圾生物除臭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初筛与复筛相结合的方法,分离高效除臭乳酸菌,并对其进行菌落及菌体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从生活垃圾中分离获得一株高效除臭乳酸菌LDJ,经鉴定为干酪乳杆菌。[结论]该乳酸菌在实验室条件下24 h内对氨的去除率为90%,48 h内对硫化氢的去除率为46.8%,可较好地去除垃圾恶臭味。  相似文献   
68.
69.
70.
通过对莽山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野生维管植物80种,隶属于71属42科;其中,以禾本科、莎草科占优势,少种(2~5种)、单种科占总科数的95.23%,处于主导地位;浪畔湖湿地野生维管植物科以热带成分占优势(59.26%),而属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地位(50.01%);在生活型和生态型组成上,以湿生草本植物最多,有28种,占总种数的35%,湿生及水生植物共43种,占总种数的53.75%,为主体地位。本研究阐述了浪畔湖湿地野生维管植物的园林应用价值,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与开发建议,为浪畔湖湿地的保护与建设管理、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