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以及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后,茎粗、根容和根瘤数均有所增加,植株生长表现较好;常规施肥+沼渣30.0×103kg.hm-2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粗蛋白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12%,含油量提高0.04%,是大豆较优的施肥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22.
通过大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连续种植对大豆孢囊线虫消长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无论在黑土或盐碱土地区种植 ,大豆孢囊线虫孢囊数量变化不大 ,在黑土地区 ,正茬和重茬 1年的产量略高于感病品种 ;但在盐碱土线虫发生区抗病品种产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其孢囊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随着重茬年限增加孢囊量逐渐增加 ,产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配施沼渣30.0t/hm2处理的玉米成熟期分别比对照和常规施肥提前3~5d和1~2d.常规施肥配施沼渣30.0t/hm2处理的玉米植株生物学性状表现最佳,出苗整齐、健壮,其穗位、株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等指标均较好.施用沼渣能显著促进玉米增产,其中常规施肥配施沼渣30.0t/hm2处理比对照增产18.57%,且该处理下玉米粗蛋白、氨基酸和淀粉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显著,分别提高了1.7、0.16、1.24百分点.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保障大豆可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大豆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对照(C1)相比,施入沼渣肥3年后,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以及田间持水量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都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在不同大豆生育期规律不一。总的来说,开花期―结荚期表现活跃,在苗期和成熟期动态变化一致。[结论]沼渣与化肥配施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5.
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研究进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佰双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SCN)是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自80年代初期开始重视对该病的研究。黑龙江省农科院刘汉起等1976年调查表明,在黑龙江省除边远县...  相似文献   
26.
通过大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连续种植对大豆孢囊线虫消长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无论在黑土或盐碱土地区种植 ,大豆孢囊线虫孢囊数量变化不大 ,在黑土地区 ,正茬和重茬 1年的产量略高于感病品种 ;但在盐碱土线虫发生区抗病品种产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其孢囊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随着重茬年限增加孢囊量逐渐增加 ,产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7.
为了在分子水平验证大豆材料的抗病性,以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表现为抗性和感性的大豆为试材,利用已经报道的与SCN抗病基因连锁的SSR标记引物,对供试的大豆材料进行指纹图谱鉴定。结果表明:引物Satt130无扩增结果,Satt301没有多态性,Satt309和Satt082表现出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被分成3大类,其中在合丰25×抗线4号正反交组合中,抗病亲本抗线4号与(抗线4号×合丰25)F2、(合丰25×抗线4号)F3抗病后代抗-221、抗-131聚为一类;感病亲本合丰25与感病材料(合丰25×抗线4号)F2感-121被聚为一类,在这个区域将感病材料分开。而其它后代材料则聚为一类,并没有将抗感材料区分开。  相似文献   
28.
放线菌Snea253的鉴定及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放线菌菌株Snea253,该菌株对多种线虫有毒杀活性。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分析,初步鉴定为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研究了Snea253菌株代谢物不同倍数稀释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及二龄幼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原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88.73%;10倍稀释液浓度下,相对抑制率是70.49%,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处理24h后,发酵原液对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是92.13%,各稀释浓度处理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9.
GmHs1~(pro-1)是Hs1~(pro-1)同源的抗线虫候选基因,通过使用不同的大豆品种克隆GmHs1~(pro-1)CDS区研究了其多样性、建立了进化树,并利用在线数据库分析预测了与其互作的蛋白。结果表明:在24种大豆品种中均克隆到长度约1 400bp的GmHs1~(pro-1)CDS区,同已有数据合并后该区段共有20个突变点,5个新突变点中的3个引起了编码氨基酸的变化。GmHs1~(pro-1)可能主要同glyma18g04770编码的蛋白互作,该蛋白受syringolide诱导。GmHs1~(pro-1)定位在胞浆内,具有1个吲哚化合物双加氧酶类似结构域,可能参与吲哚相关通路影响线虫发育。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育成抗病品种抗性稳定性及胞囊线虫生理小种侵染力的变异,于2005~2008年,应用黑龙江省发生的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及已经通过鉴定的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品种,哈尔滨小黑豆、灰皮支等8个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Lee68为材料,进行抗病基凶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选择作用研究.在盆栽条件下,强迫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群体在抗病品种上繁殖10代,选用5个标准鉴定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别品种,重新鉴定经抗病基因选择后的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小种类型.结果表明:原来为3号生理小种的线虫群体,经在抗病品种抗线虫1号、抗线虫2号、抗线虫3号、抗线虫4号、抗线虫5号上连续选择10代之后,变为6号小种;经在厌皮支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10号小种;经在Peking上选择之后变为14号小种,经在哈尔滨小黑豆上选择之后变为15号小种.上述鉴定结果说明,原大豆胞囊线虫生理种群体,经过在抗病品种上连续强迫繁殖后,形成新的生理小种,并使原扰病品种变为感染品种,认为在生产上采用轮作方式是保持抗线品种抗性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