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8篇
  50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十字花科作物(油菜、白菜和萝卜等)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根肿病的抗病机理,为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进行田间早期的诊断预报提供依据,以两个抗病性不同的萝卜品种为试验材料,观察了根肿菌侵染的差异,利用qPCR技术测定了不同时间点根内根肿菌含量,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接种根肿菌后根部防御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根肿菌在两个萝卜品种中均发生根毛(初级)侵染,但是仅能在感病萝卜根中完成侵染循环,抗病萝卜没有观察到皮层(次级)侵染。推测次级游动孢子不能分化成休眠孢子囊是抗病萝卜抗病的主要原因。在接种后第25~45 d,感病萝卜根内的菌含量显著增加,抗病萝卜则相反,提示此期间是根肿菌在感病萝卜体内快速繁殖的重要时期。同时,接菌后抗病萝卜根部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感病品种,而CAT活性低于感病萝卜,表明较高的SOD、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较低的CAT活性对于萝卜的根肿病抗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2.
以嫁接茄子植株不同器官(根、茎、叶)为试材,用丙酮分别对其进行浸提,采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与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茄子幼苗期(2叶1心)在其诱导处理(灌根)后对植株病株率、病情指数以及诱导抗性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中对茄子黄萎病进行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过丙根、丙茎与丙叶诱导处理后茄子植株病株率与丙CK相比分别降低31.82%~100.00%、18.21%~33.74%、9.90%~66.93%,病情指数分别降低34.40%~100.00%、18.98%~52.65%、10.03%~56.86%,平均诱导抗性效果达到76.33%、64.88%、58.44%,与丙CK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人工接种病原菌激发病害试验中,经过丙根、丙茎与丙叶诱导处理后茄子植株病株率与丙CK相比分别降低16.89%~41.99%、13.40%~25.57%、8.06%~19.20%,病情指数分别降低19.00%~46.23%、11.36%~32.59%、6.52%~42.97%,平均诱导抗性效果达到68.70%、63.32%、62.48%,与...  相似文献   
473.
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玉鹏  王小明  胡震  王慧  殷辉  刘凡  冯雄汉 《土壤》2021,53(3):439-448
综述了磷酸根在一些常见土壤矿物表面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进展。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特性受环境pH、离子强度、温度、反应时间、矿物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一般说来,矿物表面的磷吸附量随pH降低而增加,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小。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过程和慢速吸附过程,且在弱结晶矿物中存在微孔扩散过程。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解吸过程通常存在两个阶段(初始快速解吸和随后的缓慢解吸),在解吸反应后期甚至还会发生再吸附。此外,磷酸根的吸附特性也受共存阴离子配体或金属阳离子的影响。其中,共存阴离子通过位点竞争、静电作用和空间位阻效应等机制影响磷酸根的吸附。天然有机质(包括胡敏酸和富里酸)降低了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特别是在低p H条件下。通常,富里酸比胡敏酸更能有效降低磷酸根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金属阳离子可通过表面静电效应、形成三元络合物以及形成表面沉淀等机制促进磷酸根和金属在矿物表面的共吸附。最后,展望了与磷酸根在矿物表面吸附特性有关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474.
为探究滨水景观要素对公众审美的影响,以莆田市仙游县木兰溪为例,应用SBE法、BIB-LCJ法进行景观要素量化分析、景观美景度评价并构建美景度模型。结果表明:(1)SBE法和BIB-LCJ法的评价结果较为相近,BIB-LCJ评价结果可辅助滨水景观模型构建。(2)驳岸类型、绿视率、植物整齐度、总体协调性和园路形态5个景观要素对美景度值有显著影响,河岸线形态感、整体景观色彩对比、野趣程度及景观层次感等7个要素对美景度有一定影响。 (3)从构建的美景度模型中可以看出,景观总体协调性在所有要素中的贡献度最高,达到33.2%;其次则是植物整齐度,贡献度为24.6%;绿视率、驳岸类型和园路形态贡献率分别为17.2%、13.1%和11.9%;其中,总体协调性、植物整齐度和绿视率的贡献度均达到10%以上。通过以上两种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量化分解影响公众审美的景观要素,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的公众评价。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相对应的优化策略,可以为未来的滨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5.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SEM-9在作物根际的定植规律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自然转化法对SEM-9菌株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该菌株在作物根际土壤、根表面及根系内组织的定植情况;并以土传病害土壤为试验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初步分析SEM-9菌株处理后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构建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菌株SEM-9-pGFP22。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SEM-9-pGFP22重组菌株可以在根际土壤和根表面定植,但是无法在根内组织或细胞内定植。SEM-9菌液处理显著降低了黄瓜土传病害的发病率,提高了根际土壤真菌微生物的多样性。【结论】成功建立了SEM-9菌株的GFP标记方法,明确了该菌株的根际定植规律及对黄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为后期开发替代型微生物肥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6.
芒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热带水果,但生产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虫侵害,导致芒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严重降低。本文作者对芒果的3种主要病害和4种主要虫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芒果病虫害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7.
为了明确芹菜种子中含有的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植物化学物质成分,以津南实芹1号种子为试材,采用乙醇浸提法获得粗提物,再进行连续3次柱层析分离纯化,对得到的流分进行黄瓜枯萎病菌皿内抑菌试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第3次层析分离获得的最佳流分进行分析,探究芹菜种子3次醇层物中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植物化学物质种类及成分。结果表明:芹菜种子乙醇粗提物经3次层析分离获得的不同流分均可抑制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4个最佳流分SE655、SE667、SE767、SE777的孢子形成抑制率分别为88.30%、87.82%、84.74%、86.24%,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5.21%、36.88%、35.95%、25.81%。GC-MS分析表明,4个最佳流分所含有的抑菌植物化学物质种类丰富,含量不同;初步分离鉴定出共10类36种化合物,包含烷烃9种,酯类8种,有机酸6种,有机胺4种,酚类3种,醛类2种,醇类1种,芳香烃1种,杂环化合物1种,植物毒素1种;其中,酯类、有机胺和酚类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78.
为探究烟草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采用烟草根、叶浸提液对番茄晚疫病菌每代处理并连续培养多代,每一代测定菌落直径和致病力,以筛选获得弱毒菌株;在培养基条件下研究弱毒菌株的生理变化和菌体形态并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连续8代烟草浸提液作用下,各处理病菌的菌落直径减小且致病力降低。其中PI-R处理第7、8代的病情指数<10,据此确定第8代PI-R处理为番茄晚疫病菌弱毒菌株PIAS-R。与CK菌株相比,PIAS-R菌株的孢子萌发率、生物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显著降低,菌丝体形态明显畸变。转录组分析表明,在PIAS-R菌株中分别有1086/1565个基因显著上调/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在44个GO功能条目和83条KEGG通路中得到富集。烟草通过抑制番茄晚疫病菌生理性状,破坏菌体形态结构,影响内部基因表达,导致其对寄主的致病力减弱。  相似文献   
479.
赏食兼用型羽衣甘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凡  孙京涛 《蔬菜》2009,(3):8-9
羽衣甘蓝为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其叶片形态多变,遇冷色彩绚丽如花,整个植株型如盛开的牡丹,又被称为“叶牡丹”。由于其耐冻性强,植株耐移栽,彩叶色泽艳丽且覆盖面积大,是晚秋至早春园林景观设计的优秀试材,常用于成片露地的绿化美化。我国长江流域一些省市这几年开始有大面积使用。  相似文献   
480.
高光谱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其快速高效、精准无损的特点为农作物品种分类识别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采集11个油菜品种苗前期、苗后期冠层反射光谱数据,以高光谱位置、振幅、面积、宽度、反射率和植被指数6个方面共23个特征参数为研究指标,衡量特征参数的贡献率大小和方差分析显著性,据此分析其区分、识别油菜不同品种的效果。结果表明:从贡献率的角度,不同类别的高光谱特征参数区分油菜品种的能力不同,振幅参数区分油菜品种的能力最强,宽度参数区分油菜品种的能力最弱,综合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振幅参数>面积参数>反射率参数>植被指数参数>位置参数>宽度参数;从方差分析的角度,不同时期区分油菜品种的效果不同,苗后期的识别效果优于苗前期,其中,以植被指数参数识别油菜品种的综合性效果最好。多重比较方差分析中以Dr、SDr/SDb、(SDr-SDy)/(SDr+SDy)3个特征参数识别效果最优,可以明确区分6个品种。苗期利用冠层光谱特征参数能够较好的对油菜品种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结果为快速实现农作物的分类识别及合理制定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