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8篇
  50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甘蔗绵蚜( Ceratovacuna lenigera Zehuter )是甘蔗主要害虫之一,在贵州蔗区普遍发生危害,甘蔗选50经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多年的引种试验观察,是高抗甘蔗绵蚜的优良品种。甘蔗叶片中水溶性糖、全氮含量以及糖一氮比例与甘蔗抗绵蚜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为了探讨甘蔗选50抗绵蚜机理,我们对甘蔗选50及主要栽培品种的植株叶片中水溶性糖、全氮含量以及糖一氮比例进行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62.
氮含量作为有机肥养分的重要来源,是评价有机肥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以普通市售的有机肥料为样品,分别使用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有机肥料的全氮含量,为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测试方法测定有机肥料全氮含量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样品每个分析测试方法重复测定5次.结果 表明: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法测定的有机肥料全...  相似文献   
63.
果蔗2号新品系生产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果蔗2号是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崖城红皮×CO419为亲本组合,按甘蔗常规育种程序选育成功的一个果糖兼用型优良甘蔗新品系.通过新植和宿根2年生产示范试验,果蔗2号平均株高、茎径、有效茎、田间糖分锤度、单茎重及产量分别比对照黔糖3号高12.25cm、粗0.11cm、多192.44条/667m2、高1.98百分点、重0.11kg/条、增产883.3kg/667m2,增产率为12.27%;累计带动发展1606hm2,年总产量19.75万t,年总产值7941.3万元,年纯收入3762.67万元.同时还表现出叶直立,株型紧凑,光合效能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特抗病虫害),宿根性较好,稳定性好,丰产稳定,含糖分较高,果糖兼用,品质优良等性状.  相似文献   
64.
莲子热加工及其贮藏过程中硬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开发莲子深加工产品,对比研究干莲和鲜莲在不同热加工处理及其贮藏过程中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加工过程中莲子的硬度逐渐降低,降幅随着热加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鲜莲最长热加工时间为12 min,干莲则为25 min,同时为保证莲子的充分熟化,热加工温度需达到90℃以上;在贮藏过程中,熟化莲子的硬度在7d内迅速增大,而后处于较平稳状态,干莲硬度均大于鲜莲,为鲜莲的1.4~1.6倍;冷热激变处理可使鲜莲在贮藏过程中硬度的增幅降低(由99.11%降低55.58%),并保持较好的表观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莲子产品的深加工.  相似文献   
65.
对蚕蛹蛋白的食用安全性、制备工艺和开发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从其现代食品、医药工业、饲料、纺织工业以及日化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蚕沙发酵过程中pH值始终处于碱性状态,发酵开始后温度升高,1周后温度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40℃以上。发酵过程中有机质略有升高,全氮含量缓慢升高,C/N基本不变,有效氮含量降低后回升,全磷和全钾含量逐渐升高,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也随之逐步升高。从发酵阶段上看,新鲜蚕沙发酵1周后,发酵物温度在50~60℃,桑叶明显腐烂,但桑杆没有变化。发酵30d后,颜色变暗,嫩桑杆腐解,温度在45℃左右,蚕沙结块,微生物区系中有明显的优势种群,恶臭气味。发酵45 d后,温度在40℃左右,嫩枝条腐解,粗枝条不能腐解,颜色变黑,恶臭气味明显减少。发酵2个月后,温度下降为40℃以下,粗枝条未能腐解,蚕沙转化为块状物或者粉状物,恶臭消失,颜色黑,质地粘稠细腻,达到腐熟状态。通过肥料加工,制得3种肥料即粉状有机肥、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67.
西芹醇层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枯萎病是黄瓜栽培过程中较为严重的真菌病害,目前对该病防治非常困难。生产中发现西芹与黄瓜轮作能够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为探明西芹鲜根中对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有抑制作用的化感物质成分,利用连续柱层析法对西芹鲜根乙醇浸提液进行了4次柱层析,每次层析后获得的流分与黄瓜枯萎病菌共培养,测定菌落直径并计算其化感效果,以化感抑制效果筛选最佳流分;然后将最佳流分与黄瓜枯萎病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共培养,测定其菌体分泌的镰刀菌酸的含量;最后对第4次层析最佳流分进行GC-MS检测。结果表明,第4次层析最佳流分作用于黄瓜枯萎病菌后,对其菌落生长及分泌镰刀菌酸的能力均产生抑制作用;化感效果分别达到了54.59%、52.35%、51.55%和50.97%,镰刀菌酸含量下降到38.09%、59.54%、36.78%和36.65%;第4次层析最佳流分中,共鉴定出酸类、酯类、酚类、醇类及含氮化合物等5类16种化感物质,分别为十六烷基胺、16-甲基十七烷酸甲酯、十六酸、2,4-二甲基-苯并[b]喹啉、D-异薄荷醇、2,6-二叔丁基对甲酚、α-阿拉伯呋喃糖苷、硬脂醇乙酸酯、9,12-十八碳二烯酸、2-羟基丙酸、顺-9-十六(碳烯酸)、月桂酸乙酯、芴-2-偶氮-2,4-二羟基苯、甘露糖醇月桂酸酯、薄荷呋喃、4-甲氧基水杨酸。研究获得的结果可为西芹提取物防控黄瓜枯萎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大冶龙角山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来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大冶龙角山矿区某溪流段沿岸农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分布情况,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提取并测定土壤中Mn、Cu、Zn、Pb、Cr、Ni和Cd 7种重金属的形态与含量,并分析了重金属含量与土壤Fe和S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重金属在大部分取样点总含量均超出湖北省土壤背景值;Cu和Cd总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GB 15618—1995)限值,Zn、Pb、Cr和Ni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Mn、Cu、Zn、Pb、Ni和Cd均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Pb、Cr和Cd存在一定比例的可交换态。矿山矿石组分主要为黄铁矿和黄铜矿,且Mn、Cu、Zn、Pb和Cd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以及总含量的分布均与土壤Fe和S含量分布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硫化物矿物开采引发了重金属Mn、Cu、Pb、Zn和Cd在该矿区农田土壤中的累积与污染。  相似文献   
69.
将西芹鲜根的不同浸提液(乙醇、丙酮、蒸馏水)按比例加入相应的培养基(PDA、水琼胶)中,接入黄瓜枯萎病病菌,观察浸提液处理后的黄瓜枯萎病病菌菌体形态结构、病菌孢子数量及萌发率的变化,以研究浸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西芹鲜根的不同浸提液(丙酮、乙醇和蒸馏水)都使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受到抑制,病菌孢予数量减少,孢子萌发率降低.其中丙酮浸提液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乙醇浸提液,最后是蒸馏水浸提液.  相似文献   
70.
本文研究了芜菁甘蓝(卜留克)(Brassica napobrassica D.C.)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动态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其植株地上部6月6日~6月26日增长速度最快,地下部在8月16日~9月16日增长速度最快。芜菁甘蓝的动态生长特性与呼和浩特地区的环境相适应,因此完全可以在呼和浩特地区引种栽培,是1种值得推广的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