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82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棉花铃柄长与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纤维品质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通过两年比较试验,跟踪调查了棉花主栽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纤维品质,总结了两年的主要气候数据,并将这些与铃柄长做了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结果表明:棉花各品种的铃柄长与棉花主要生长阶段6-8月的最高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的关系;与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有效果枝、单株铃、果枝始节和始节高度成正相关,与株高、无效果枝成负相关;与衣分、果枝数和折合亩产均呈正相关的关系,与单铃重呈负相关;与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呈正相关,与整齐度指数大致呈正相关,50%参试棉花品种(系)的铃柄长与纤维断裂比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剩余50%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为探明山东烟台地区蛇龙珠葡萄种植区土壤质地及营养水平特征,[方法]调查了烟台4个地区的23个蛇龙珠葡萄园土壤,分析了土壤质地及矿质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种植区土壤石砾(≧2mm)含量≧10%,为砾质土;土壤颗粒≦2mm的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主,占74.8%;土壤机械组成中,粗砂粒(2~0.2mm)和细砂粒(0.2~0.02mm)之和,占8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0.82%,中等和低水平,占34.8%和39.2%;pH值6.03,微酸;碱解氮31.11mg/kg,极低水平88.4%;有效磷16.44mg/kg,极低水平53.62%;速效钾105.76mg/kg,低水平46.4%;有效铜0.46mg/kg,中等水平59.4%;有效锌0.54mg/kg,低水平52.2%;有效铁19.05mg/kg,高和适宜水平,占44.9%和49.3%,养分变异系数:有效铜>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交换性镁>有效锌>交换性钙>有效铁,其中有效铜113.14%,为强变异,其它为中等变异。蓬莱地区土壤呈酸化趋势,pH值5.56,变幅在4.43~6.68,交换性钙、镁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不同母源抗体水平对仔猪免疫后抗体消长的影响,以及免疫后细胞因子的变化,使用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对40头初生仔猪进行免疫,并于初次免疫后28 d二次免疫,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抗体滴度,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8和IL-12水平。结果显示,母源抗体水平越高对于初次免疫后仔猪抗体影响越大;二次免疫后抗体水平可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初次免疫后14 d~28 d,血清中IL-8和IL-12水平上升极显著(P0.01);二次免疫后14~28 d,IL-8水平上升极显著(P0.01),IL-12水平上升不显著(P0.01)。试验表明,母源抗体水平是影响仔猪免疫后抗体消长的因素之一;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能有效提高血清中IL-8和IL-12水平。  相似文献   
94.
高山水体由于其所处的海拔较高,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并且由于其分布格局等基础信息的缺失,导致目前高山水体各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将初步探索高山水体研究的意义和保护价值,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运用Google Earth和ArcGIS等软件,对24°39'51″~29°14'59″N和98°07'55″~101°30'44″E、总面积88 632 km2的滇西北地区976个天然湖泊海拔、水面面积等信息进行收集,并主要针对该区域水面面积小于0.1 km~2的水体数量及其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新定义水面面积小于0.1 km2的水体为微水体。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共有微水体942个,占天然湖泊数量的96.5%,平均面积10 283.1 m~2,总面积9.7 km~2,占整个滇西北地区总面积的0.01%,占整个滇西北地区天然湖泊面积的2.3%。滇西北地区微水体平均海拔3 987.9 m,密集分布于高山山脊附近,其海拔分布范围较大、中型湖泊更高且区间更广。尽管滇西北地区微水体总面积占区域总面积比例非常小,但其庞大的数量、广阔的流域面积和海拔分布格局,决定了高山微水体在本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稳定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微水体的保护和治理成本要远远低于大型湖泊,且保护效益明显,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5.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急性、亚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出现结节,母牛流产、产奶量下降,公牛不育。文章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而的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小水电建设在山区农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破坏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是小水电开发利用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针对白沙河流域的实际情况,从河道内与河道外两方面对流域进行了生态需水量核算;并对流域梯级开发电站为满足减水河段生态环境需水要求的最小下泄流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
毛乌素沙区野生植物资源概况及其利用潜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对毛乌素沙区的实地考察,初步调查了该区的野生植物资源状况,结合野生植物资源类型的调查,对其沙生植物种群的演替规律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区共有高等植物(包括蕨类植物)68科,224属,401种和4亚种11变种。其中国家二级濒危植物3种,国家三级濒危植物7种;可作资源利用的植物共有218种,其中纤维植物类38种;淀粉及糖类20种;油脂类30种;鞣料类11种;芳香油类18种;树脂及树胶类1种;药用植物195种;土农药6种;色素类1种;维生素类2种;钾盐类1种。  相似文献   
98.
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榆林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榆林农业几十年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榆林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只要扬长避断发展以玉米、马铃薯、向日葵、小杂粮四大作物为主的主导产业,采用宽行密植等先进栽培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可发挥旱作农业的巨大生产潜力。将使榆林农业在陕西省农业发展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陕西第二粮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9.
100.
近年来,广西林木良种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2处。本文简要叙述了广西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编制良种基地发展规划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编制规划所须体现出的主要内容,以期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良种基地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