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8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辽宁省玉米区试品种丰产稳产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高产稳产分析方法并结合高稳系数法对2018年辽宁省区试中晚熟组玉米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品种15N6065无论是丰产性还是稳产性,表现均很优异;品种东1775和北玉999的高产稳产性表现好。  相似文献   
22.
张丽丽  谢文锦  付俊  杨海龙  樊叶  薛兵东  王璞  齐华 《玉米科学》2018,26(5):96-101,109
选用DY405与ZD958,通过PVC土柱栽培法,设1株/柱(D1)与2株/柱(D2)两个处理,研究不同根系生长空间条件下玉米品种根系生长与氮素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根系生长空间由1株/柱(D1)降低至2株/柱(D2),DY405与ZD958根系干重均降低,吐丝期及成熟期1株/柱条件下DY405根系干重较大,2株/柱下品种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分布,0~20 cm土层DY405分布比例高于ZD958,21~40 cm、41~60 cm土层DY405分布比例低于ZD958;DY405与ZD958单株子粒产量均降低,穗粒数分别下降36.1%、17.5%。DY405与ZD958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显著,ZD958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显著高于DY405;全株氮素积累量差异与干物质积累表现趋势相同,DY405氮素积累量及花后氮素吸收量显著低于ZD958。减小根系生长空间条件下,ZD958产量与氮素积累量高于DY405,主要由于吐丝至成熟期根系干重下降缓慢且下层根系分布比例较大,促进植株对水分及氮素的吸收,从而使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23.
张丽丽  王璞  李少昆  景希强  刘旭  杨海龙  付俊 《玉米科学》2015,23(1):139-142,148
通过不同品种、不同密度配置研究春玉米生育进程、物质生产水平以及产量构成,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在辽东南地区产量及生长特性,探讨提高产量的关键限制因素。结果表明,丹玉405等稀植大穗型晚熟品种在3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郑单958、农华101等紧凑中熟、中晚熟品种在45 000~6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随密度增加,各品种千粒重下降,穗粒数降低,倒伏率和空秆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4.
丹玉99号(丹601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1年以自、选系丹9942为母本,丹99号为父本组配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3~2005年参加辽宁省各级试验结果表明,丹玉99号具有稳产、抗病性强、米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指标与抗性指标均达到试验要求。200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5]236号。  相似文献   
25.
玉米粒长是培育优良玉米品种的重要选择性状。选取粒长性状表现差异显著的玉米自交系铁7922和E28,及其组建的6个世代群体P1、F1、P2、B1、B2和F2为材料,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玉米粒长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粒长性状在F1表现为超亲优势,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的E-1-0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22%~80.58%,多基因遗传率为17.68%~24.95%,环境因素决定粒长表型变异的19.42%~41.10%,控制玉米粒长性状的主基因效应高于多基因效应,并且主基因的加性累积效应明显,该性状在育种中可以通过世代累积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6.
采用土壤培养与盆栽方式,探讨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明确其适宜用量.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入生石灰后土壤pH升高,培养10 d后趋于稳定,生石灰施入量高于1.5 g/kg土壤,土壤pH显著提高.随生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提高,二者符合关系方程y=0.4428x+4.7255(R2=0.9...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拟对萝卜角果特异突变体开展研究,以萝卜长角果long silique (ls)突变体及萝卜野生型为研究材料,结合形态学及分子标记检测等技术探索上述萝卜角果突变体突变原因。经过多代自交纯化,基于EMS诱变获得的萝卜长角果突变体已表现稳定,实验分析表明,长角果突变体萝卜的角果平均长度为20.50 cm,正常角果萝卜角果平均长度为9.10 cm;长角果突变体萝卜的胚珠平均数量为9.5,正常角果萝卜的胚珠平均数量为4.5。通过PCR检测发现HZ001、SRC9-022、OI12F11等角果相关SSR分子标记及LS1和LS2基因表达在正常角果萝卜与长角果萝卜中表现出明显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业已发现的萝卜长角果突变体表型特异且稳定,为萝卜种子产量改良提供优良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28.
以2001-2012年辽宁省审定玉米品种为材料,按生育期划分为不同熟期组,对其杂优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各熟期类型品种主要杂优模式及种质基础,为品种选育及生产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正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七大农作物品种之一,由于在粮、饲、药、工、经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其播种面积连年增长,已成为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新品种在审定和应用于生产前,必须经过品种试验,以鉴定品系(组合)的抗逆性,由此可见品种试验工作在保障玉米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玉米品种试验是良种选育与推广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是为品种审定工作  相似文献   
30.
玉米品种试验是良种选育与推广的重要环节,是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辽宁省是我国玉米生产大省,玉米品种试验对于保障全省玉米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试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今后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