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30篇
  1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以特青为母本与矮秆、优质的南京 2 157杂交选育 ,1998年 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南京 15。  产量表现  1995~ 1996年江苏省中籼稻区试 ,其中 1995年平均亩产 62 6.71kg,比对照增产5.94 % ;1996年平均亩产 583.12 kg,比对照增产5.56%。  相似文献   
102.
基于CSSSLs的水稻穗长QTL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穗长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是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且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Chromosome 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SLs)减少了个体间遗传背景的干扰,是鉴定复杂性状QTL的新型遗传材料。本研究以广陆矮4号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的85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测验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广陆矮4号之间穗长的差异,对代换片段上穗长QTL进行了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22个穗长QTLs,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以外的11条染色体上,其加性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2.63~3.87,加性效应百分率变化范围为-11.47%~16.88%。这些QTLs的鉴定,为进一步克隆穗长QTL以及水稻穗长的分子改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江苏省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原分离与抗性资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基腐病是由玉米狄克氏细菌(Dickeya zeae)侵染引起的毁灭性细菌病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潜在的威胁。分别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采集水稻病根,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分子鉴定以及致病性验证等对致病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同时筛选可供利用的太湖流域水稻抗性品种。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水稻基腐病致病菌JS2012是玉米狄克氏细菌;从56份太湖流域水稻资源中共筛选到26份抗性资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以及培育抗病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研究发现,Ⅱ号杀雄剂(甲基胂酸二钠)应用于水稻化学杀雄,受用药期间的温度影响较大,高温年份用100ppm杀雄效果就达99%以上,低温年份160ppm的杀雄效果也只有98%。因此,不同年份、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用药浓度(除了视苗情而外)应依据当时当地的温度而定。此外,氮素肥料和植物生长激素的使用,对杀雄效果和制种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南粳44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粳44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8 d左右,株高100 cm左右,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 g左右。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白叶枯病,感稻瘟病、穗颈瘟和纹枯病。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沿江和苏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6.
107.
对用籼型恢复系与粳型广亲和系02428杂交选育出的5个农艺性状较好的新的籼型恢复系进行了恢复力和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测5个株系对粤泰A恢复A恢复力正常,其中4个对珍汕97A和协青早A育性泗稻8号A育性恢复到74.7%和77.3%。  相似文献   
108.
江苏省籼稻品质现状及其改良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江苏近10年来生产上种植的和新育成的主要籼稻品种的外观、加工及食用品质的分析,有30%品种的米质综合性状达到农业部颁发的Ⅱ级优质米标准,而与Ⅰ级米的主要差距是加工品质欠佳和直链淀粉含量偏高。针对本省籼稻米质现状,其改良策略应以商品品质改良为重点,食用品质以选育直链淀粉含量在20%左右的品种为宜。常规品种在Ⅱ级米基础上再提高一步,杂交稻以选育细长粒优质不育系为主,并协调好优质、高产、高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南粳4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聚合育种技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在江苏省中间试验中全生育期153 d,株高100 cm左右,叶片淡绿色,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成熟期秆青籽黄,抗倒性强;一般有效穗数300 万/hm2,每穗粒数约13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 g,米饭微香有光泽.南粳49适宜苏中及宁镇扬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0.
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我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的管理体制、试点选择、试验过程控制、区域试验评价、区域试验权威性以及与品种权保护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完善我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