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7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菠菜富含堆生素C、A及Fe、K、Ca、P等矿质营养,是黑龙江省主要速生春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大、上市早、供应期长,对调剂春菜市场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省乃至全国普遍存在春菠菜抽苔过早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栽培所使用的品种抽苔临界日长过短,生产上缺乏耐热晚抽苔品种。菠菜过早抽苔则会严重影响其品质和商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苦苣在广东采种的影响.结果表明,300 mg/L的赤霉素溶液连续喷洒苦苣5 d为最佳处理,采种量可达42.96 g/m2,种子质量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芥蓝2个品种、甘蓝种下9个变种的栽培品种,计11个品种的叶、根进行POD和PPO酶带比较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说明,芥蓝归列为甘蓝种下1个变种是合理的。幼叶PPO同工酶谱清晰易辨,在鉴定甘蓝类蔬菜亲缘关系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氮蓝四唑(NBT)法对唇形科10种16个品种的芳香植物进行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植物SOD活性从苗期到花期的变化有渐高型、"高一低一高"、"低一高一低"3种类型.SOD活性高于400U·g-1的植物有神香草、假荆芥.  相似文献   
15.
就播期和密度对苦苣(Cichorium endivia L.)植物学性状、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苣在佛山地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播种最为适宜,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其中处理C(11月12日播种)产量最高,达47 086.4 kg/hm2,与其他播期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适宜的密度为10 cm×10 cm,产量达79 133.3 kg/hm2,产品爽脆度提高,苦味下降,口感变好.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苦苣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叶喷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琉璃苣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琉璃苣生育期内进行PP333、CCC叶面喷施处理,研究矮化剂对玻璃苣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PP333和CCC可提高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SOD、POD和IAA氧化酶活性,进而降低植株高度、延长花期、提高观赏价值,以喷施矮壮素400 mg/L 2次处理矮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香薷总黄酮萃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黄酮萃取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了乙醇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香薷总黄酮萃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香薷总黄酮萃取的影响强度依次为萃取温度>乙醇浓度>萃取时间>料液比.香薷总黄酮优化的萃取参数组合是乙醇浓度55%、萃取温度90℃、萃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35,采用该参数组合香薷总黄酮萃取量达24.60 mg/g DW,试验结果为香薷总黄酮提取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用香芹     
  相似文献   
19.
任吉君  王艳  周荣  范伟林 《种子》2017,(8):129-131
研究了不同整枝方式对罗勒的生长状况、光合效率、采种量、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整枝方式对罗勒的植物学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罗勒的种子产量和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以处理D(摘除主枝,仅保留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采种量最高,其次为处理B(仅保留主枝、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考虑到整枝的成本投入问题,生产上采用处理B(只保留主枝、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赤霉素处理对鸭儿芹采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和喷药次数对鸭儿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0~300 mg/L赤霉素连喷10次处理鸭儿芹,所得到的种子产量和活力都比较高,适合在鸭儿芹种子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