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园艺   7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液料比为自变量,辣椒红素吸光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研究了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辣椒红素吸光度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作出响应面图,通过手动简化,得到简化的二次回归模型方程,确定辣椒红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温度46.47℃,超声时间57.67 s,超声功率396.48 W,液料比23.46∶1.00(mL∶g),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辣椒红素吸光度实测值为0.517 3.二次回归模型预测值为0.515 9,与实测值相符,说明建立的二次回归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两个辣椒品种进行低温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温结束后生长恢复期辣椒叶片中多胺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使辣椒叶片中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使GA3和IAA的含量降低和ABA含量增加;随着低温条件的解除,腐胺含量和ABA含量迅速下降至对照水平,表明腐胺和ABA含量的变化是植株自身对低温的一种应激反应,而精胺和IAA含量在低温解除一段时间后不能恢复至对照水平,推测精胺和IAA含量的变化是可能植株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低温逆境下辣椒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不同辣椒品种进行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辣椒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及根系膜脂脂肪酸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3个辣椒品种的根系总长度均呈下降趋势,根系直径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苏椒5号和卞椒新生代的根系体积与根系直径变化趋势相似,苏长红则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苏椒5号和卞椒新生代的根系活力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强,苏长红则不断下降;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3个品种根系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降低,苏椒5号和卞椒新生代的不饱和指数增加幅度逐渐加大,苏长红的不饱和指数在25℃/15℃时有较大增加,但20℃/10℃时没有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4.
凹土对辣椒自毒作用修复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添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模拟自毒物质,以凹土为修复剂,通过测定辣椒的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凹土对DBP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DBP对辣椒生长和生理代谢有显著自毒作用,添加适量凹土能够修复DBP对辣椒造成的自毒作用;当凹土添加量为20 g/kg时,凹土对DBP的修复效果最好,表现为辣椒根系的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比表面最大,根系活力最强,根系呼吸速率最大,叶绿素含量最高,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最多;当添加量为80 g/kg时,膜脂过氧化加剧,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减少,凹土对DBP的修复作用消减或消失;凹土添加量应控制在20~40 g/kg。  相似文献   
15.
江苏淮安地区日光温室黄瓜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嫁接黄瓜品种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黄瓜品种在日光温室中的植物学、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和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7个品种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津优二号和津春三号早熟优势明显,果实商品性好,早期产量居首位,具日光温室栽培的优势,是适合淮安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低温下辣椒幼苗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耐寒性不同的辣椒品种进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辣椒幼苗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其中苏长红辣椒下降幅度最大,卞椒新生代下降幅度最小;同时幼苗的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也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红皮云杉纸浆材的初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帽儿山和凉山的十七八年生红皮云杉种源试验林为试验,分别测定了各种源子代的生长和材质性状,结果表明:红皮云杉不同种源间在生长和材质性状上差异显著;在所研究的生长和材质性状间以及材质性状的下同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为红皮云杉的多性状纸浆材综合选择提供了依据;在对各种源综合评分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柴河、大丰和乌伊岭种源为优良的纸浆材种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B9和CCC对菊花生长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菊花矮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菊花喷施不同浓度(500、800、1000、1200和1500 mg/L)的B9和CCC,研究B9和CCC对菊花生长、开花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当B9浓度大于1000 mg/L或CCC浓度大于1200 mg/L时,菊花的株高、分枝数和叶片数显著减少,矮化效果明显;B9和CCC都可使菊花的开花期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喷施B9和CCC后菊花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叶色加深,光合效率增强。[结论]1000 mg/LB9和1200 mg/LCCC在改善菊花株型,提高其观赏价值和生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开花期的万寿菊进行温度处理,探讨了温度对万寿菊叶片中多胺(PAs)的影响.结果表明,PAs与开花期万寿菊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25℃(高温)-15℃(低温)条件下,万寿菊叶片中腐胺(Put)、精胺(Spm)和多胺(PAs)总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万寿菊叶片中的PAs组分对低温和高温的适应能力不同,与对照相比,15℃(高温)-5℃(低温)使Put、Spm和PAs总量显著增加,使亚精胺(Spd)含量显著降低,35℃(高温)-25℃(低温)使Put、Spm、Spd和PAs总量都有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质对几种花卉扦插生根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研究4种不同花卉(彩叶草、常春藤、四季海棠、吊兰)在不同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和混合基质)扦插后,其根长、根粗、根数、生根率、成活率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发现不同基质对不同花卉的生根和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结果显示,彩叶草在草炭土和混合基质中的扦插生长良好,其中又以草炭土中生长最好;常春藤和吊兰在混合基质中扦插生长最好;蛭石更适合四季海棠的扦插.此外,研究生根剂对上述几种花卉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剂对上述几种花卉扦插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