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非生物因素调控植物根系发育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根系的发育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根系构型可能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而根系构型的变化会影响到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进而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因此对植物根系发育可塑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植物根系发育的可塑性以及非生物因素对根系发育可塑性的调控进行了综述,并对根系育种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外源丙酸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以豫农21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和分析了外源丙酸(拌种5mmol·L~(-1),喷施0.25mmol·L~(-1))对小麦氮代谢相关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干旱胁迫下,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显著下降,脯氨酸含量升高,产量下降。外源丙酸处理可以使受干旱胁迫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蛋白含量、GS活性、NR活性和产量均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说明适宜浓度的外源丙酸处理可减轻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提高小麦的氮代谢和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低氮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永哲 《种子》2012,31(5):91-94
研究了低氮0.1mMNO3胁迫对6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苗期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氮胁迫处理对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大于地上部性状,不同苗期性状受低氮胁迫影响的程度分别为:根系鲜重>根系干重>最长根长>地上部鲜重>苗长>地上部干重.6个供试小麦品种中,中国春对低氮胁迫最为敏感,而埃及红的耐低氮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4.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TILLING)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高通量、低成本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用于检测突变群体中目标区域的突变位点.本文对TILLING技术的原理做了简要总结,重点综述了TILLING技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并介绍了TILLING技术的应用,总结了近年来一些成功应用TLLING技术的案例.  相似文献   
15.
棉花SUPERMAN类锌指蛋白基因GZFP的启动子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GZFP是来源于陆地棉的一个SUPERMAN类锌指蛋白基因.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基因功能,本研究通过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获得其启动子区域,并构建该片段与GUS连接的重组载体pBI-pGZFP-5::GUS,通过花浸染法转化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GUS染色结果表明GUS基因主要在根部以及花器官表达,而叶片...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下调控小麦苗期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位盐胁迫下调控小麦苗期性状的QTL位点,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小麦耐盐性状提供基因位点和连锁标记。【方法】以小偃54×京411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盐胁迫条件下检测调控小麦苗期MRL、     RDW、SDW和TDW及其相对性状的QTL位点。【结果】共检测到调控小麦苗期4个性状及其相对性状的25个QTL位点,分布在1A、2A、2D、3A、4A、4B、5B、5D、6B、7A和7B共11条染色体上,贡献率在4.4%-25.5%。其中有15个QTL位点成簇分布于3A、4A、4B、5B、5D染色体的5个遗传区间,其余10个QTL位点各自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区段。检测到的5个贡献率大于10%的位点分别位于3A染色体的Xgwm497.1-Xcfa2193和4A染色体的Xbarc78-Xgwm350.1。【结论】多数调控小麦耐盐性的QTL位点成簇分布于3A、4A、4B、5B和5D染色体上,3A染色体的Xgwm497.1-Xcfa2193和4A染色体的Xbarc78-Xgwm350.1携带所有5个贡献率在10%以上的QTL位点。  相似文献   
17.
不同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响应及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冬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以矮抗58、郑麦366、开麦21、衡观35、周麦26、西农979,6个河南省主推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返青期充分灌水(1 050 m~3·hm~(-2))、非充分灌水(450m~3·hm~(-2))以及不灌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非充分灌水和不灌水处理都使小麦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以及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衡观35、开麦21、西农979和矮抗58在受到干旱胁迫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降幅小于郑麦366和周麦26,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也表现出相同趋势。同时,干旱胁迫使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显著下降。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有效穗数和产量降幅较大;在严重干旱胁迫下,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下降的幅度均更明显。干旱胁迫引起的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POD活性的降幅和MDA含量的增幅与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6个小麦品种中,衡观35和开麦21抗旱性较强,西农979和矮抗58抗旱性中等,郑麦366和周麦26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调控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染色体分布,进一步解析控制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一套“中国春-人工合成小麦”染色体代换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株系小麦的株高、穗长和穗数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通过同一性状不同株系间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对调控株高、穗长和穗数的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表明:1 B、2 B、 3 A、4 A、6 A、6 D和7 D染色体上可能携带有调控小麦株高的位点;1 B、1 D、2 B、2 D、5 A、6 A、6 D和7 D染色体上可能携带有调控小麦穗长的基因位点;3 A和6 D染色体上可能携带有调控小麦成穗数的位点。本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调控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并对小麦分子育种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TILLING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在麦类作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等位变异创制和突变体快速鉴定技术,其实质是将传统的化学诱变方法和突变的高效筛选有效结合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其技术原理是将传统的酶切技术与PCR技术相结合后采用红外双色荧光系统进行结果鉴定,从而筛选出相应的突变体。传统的TILLING技术主要用于筛选由人工诱导产生的突变体。Ecotilling技术由TILLING技术延伸而来,主要用于鉴定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突变体,其与传统的TILLING技术的区别主要为构建DNA池时略有差异。随着该项技术在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其用于基因组较大的植物之中。本文对近年来TILLING技术在麦类作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突变体库中的突变频率发现,经EMS处理的小麦等麦类作物突变体库中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因此相信,TILLING技术将会作为一种常规手段在麦类作物尤其是普通小麦改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外源氯化胆碱(CC)对小麦幼苗耐低温能力的生理调控作用,选用小麦品种开麦21(低温敏感型)和周麦27(耐低温型)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模拟低温条件,研究了叶面喷施CC对盆栽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显著缓解低温造成小麦幼苗萎蔫的程度,显著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增加了脯氨酸(Pro)含量。与开麦21相比,在低温处理下周麦27叶片的O2-·产生速率相对较慢,膜损伤程度相对较轻,同时Pro含量和CAT活性增幅相对较高。综上所述,外源喷施CC能够显著缓解低温对小麦幼苗造成的损伤,从而增强小麦的抗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