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52篇
  18篇
综合类   169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试验研究认为,嫁接时期、嫁接方法、接穗长度、嫁接方位及接口包扎材料等对红松嫁接成活率均有影响.在辽宁地区,红松嫁接较适宜的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活率可达90%以上;髓心形成层对接法成活率最高,成活率达65%以上,可以作为首选方法;砧木以东、西方位做切面较好,成活率达88%以上;接穗长度为8 cm左右,成活率达88%;包扎材料以塑料条最好,成活率达94%.  相似文献   
12.
对酶提方法的原理、酶类选择依据、酶提工艺,以及酶提法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同类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为提高中药疗效,方便临床用药,生产中常需要对中草药进行提取,然而传统的提取方法较为繁杂。随着科技进步,一些现代中药提取方法不断涌现。酶提方法是一种应用酶工程技术提取中药的现代中药提取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无毒、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是一种发展潜力较大的中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奶牛垫料中是否含有病原菌并深入了解垫料中优势生长菌的类型、耐药性及致病性等情况,本试验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表面光滑的白色菌落,血琼脂平板上形成黏稠、较大的白色菌落。革兰染色镜检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阳性,球型,呈葡萄串状排列,或单个散落。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木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乳糖、硝酸盐还原等呈阳性反应,而蜜二糖、木糖醇、山梨醇、尿素、V-P反应等呈阴性反应。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 298 bp,与松鼠葡萄球菌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9.85%~10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菌与松鼠葡萄球菌处于同一分支。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试验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以0.2 mL/只(7.9×108 CFU/mL)菌液的剂量接种小鼠,在48 h内死亡率为60%(3/5)。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7种药物敏感,对克林霉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本研究为奶牛源松鼠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0月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烈士公园(112°59′55.74″E,28°12′48.08″N)内一池塘周边的阔叶林中观察并拍摄到一种鹟科鸟类。经查阅文献,对比该鸟的形态特征后,鉴定为绿背姬鹟(Ficedula elisae),为湖南省新纪录鸟种。  相似文献   
15.
与常规大豆饲料相比,昆虫蛋白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并无显著影响。未来5年,立法很可能会批准猪生产者使用以昆虫蛋白为基础的猪饲料。  相似文献   
16.
液态发酵饲料可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提高猪只生长性能,是饲用抗生素潜在替代品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与推广前景。文内通过综述液态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品质影响因素、及其对猪胃肠道pH、菌群和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液态发酵饲料的产业化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发酵黄芪样品中分离的1株产纤维素酶解淀粉芽胞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在10℃~60℃环境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5℃~40℃。pH5.0~8.0培养基均适宜菌株生长,其中最适pH为6.0。在37℃环境200r/min振荡培养的生长曲线在0~4h为延迟期,4h~12h为对数期,12h~24h为稳定期,24h以后为衰亡期。细菌37℃培养32h开始产生芽胞,在培养72h时芽胞形成率达到80.67%。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且安全性良好。该菌株适应性强,生长条件较为宽松,这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伊平昌 《畜禽业》2012,(8):83-84
<正>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病为散发,无季节性,尤以夏天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急性低血钙、昏迷、全身肌肉无力及四  相似文献   
19.
20.
天山现代植物区系和植被形成的历史,目前还难以深入研究,因为古植物学资料很少而且零碎,只有古生代泥盆纪和石炭纪蕨类的化石还比较完整。众所周知、天山最初是形成于古生代。根据以煤为主要形式保存的化石,可以提出这一山地古老的植被特点。实际上它和古生代大陆其它地区的植被差别不大,也主要由树状种子蕨、木贼和石松等组成。它们的化石残片采自中亚的很多地点,包括北天山。至于中生代的植物区系,暂时还未发现化石。但是在邻近吉尔吉斯山系的赛里达尔卡拉套山地,采到过上白垩纪的化石,有多种悬铃木、核桃、栎、楤木、柿子、月桂、檫木、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