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9篇
  24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接上期)②对果枝部位的影响棉花的分枝有2种,即果枝和叶枝。一般棉花基部3~7节以下叶腋的腋芽多分化成叶枝,其上多为果枝。二者相交的节一般则可生长果枝或叶枝。棉花果枝  相似文献   
252.
蓝舌病VP7抗原包被板在-20℃保存期为6个月,4℃保存1个月。抗原批内重复性试验CV<10%,批间重复性试验CV<10%。VP7-ELISA与AGID对420份血清平行检测结果:VP7-ELISA较AGID试验多检出了13份阳性样品,VP7-ELISA检出的阳性样品对AGID阳性样品的覆盖率为97.4%,对采自陕西等省1816份牛、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样品数为257份,阳性检出率为14.  相似文献   
253.
褐飞虱热激蛋白70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差异表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褐飞虱是我国主要水稻害虫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越冬范围逐年扩大。为了明确褐飞虱对温度的适应机制,研究了其热激蛋白70基因家族的组成及温度诱导表达特性。【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和Gen Bank数据库获取热激蛋白70基因序列,采用MEGA4.1邻接法构建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其温度诱导表达特性。【结果】筛选出与热激蛋白70基因同源性较高且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序列共15个,其中8个在正常或温度胁迫下表达,可能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器官,且本身表达丰度存在显著差异。30~44℃高温胁迫后KX976471、KX976473、KX976475、KX976476、KX976477和KX976478等6个基因的表达量不同程度上调,最大上调倍数为1.72~245.33;0~22℃低温胁迫后,除KX976475表达量上调2.38倍外,其余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显著或下降。【结论】褐飞虱8个热激蛋白70基因在正常或温度胁迫下表达,可能分布于细胞质/核、线粒体、内质网;在其高温适应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但在低温适应性中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54.
乳是由哺乳动物乳腺分泌的特有物质,是哺乳动物生存和发育的物质基础.比较不同哺乳动物乳成分,可以了解各成分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更好地掌握不同哺乳动物乳的特点,从而针对性地开发和推广不同哺乳动物乳制品.本文总结不同哺乳动物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对蛋白质、脂肪、乳糖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哺乳动物乳成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55.
芒果低产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奕玺  洪涛  林主华 《果农之友》2007,(4):30-30,32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徐闻县,芒果栽培面积3000多公顷,已成为广东省主要芒果生产商品基地.但因过去建立芒果园中,有少数存在大、小年结果和低产园的问题,以致影响芒果生产的发展.为了改造芒果低产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现提出如下一些技术措施,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256.
为提升诸暨市农业用地利用效率,对诸暨市农业用地的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选取高程、坡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性来反映诸暨市农用地适宜性,并建立相应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单因子评价中,高程、坡度、水资源可利用性的高度适宜区占比均大于30%,而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的高度适宜区占比均小于10%。农业用地综合评价中,耕地、园地、林地的高度适宜区占比均在4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诸暨市中部地区,而诸暨市西部、东部及南部部分地区的综合适宜性较低。以上结果能为诸暨市的农业用地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7.
为探索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于2021年对武冈市晚稻二化螟进行了防治。通过对各处理二化螟成虫诱捕量、枯鞘率、枯心率及产量的调查,评价其对二化螟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能显著降低二化螟成虫诱捕量(P <0.05),性信息素安装后0~42 d干扰率达95.28%~97.17%,安装42 d后干扰效果有所下降;在第42天更换1次性信息素后能持续起效,更新后干扰率可达92.52%及以上;从枯鞘率来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性信息素处理区的枯鞘率较低,表明其对防止二化螟为害有一定效果,其中8月24日和9月7日,仅用性信息素防治的处理防效达31.03%~40.22%;从枯心率来看,性信息素的防效与农药防效相当,但二者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更稳定,成熟期防效达62.34%;使用性信息素的处理能间接增加水稻产量,增产率在10.00%以上。由此可知,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干扰二化螟成虫交配,防治效果明显,结合1~2次农药防治,能有效防治二化螟为害。  相似文献   
258.
本研究旨在估计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为优化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选育方案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收集了新疆巩乃斯种羊场2003—2017年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系谱信息及配种产羔记录8 033条。利用SAS 9.2的GLM过程分析群别、出生年份对4个繁殖性状(头胎妊娠天数、平均妊娠天数、头胎羔羊平均初生重、羔羊平均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群别和出生年份对4个繁殖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通过DMU软件对4个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头胎妊娠天数(0.05±0.05)与平均妊娠天数(0.04±0.02)均属于低遗传力,羔羊平均初生重(0.11±0.02)属于中等遗传力,头胎羔羊平均初生重(0.38±0.05)属于高遗传力;平均妊娠天数和头胎妊娠天数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89,羔羊平均初生重与头胎羔羊平均初生重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53。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育种、选育过程中不应忽视出生年份和群别的影响,在培育繁殖性能优良的细毛羊过程中应提高牧场管理水平及牧工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