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白苗培育是鳗鱼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鳗鱼的养殖周期和养殖经济效益。因此,加强白苗培育的管理,正确掌握白苗培育的关键技术相当重要。本文就鳗鱼白苗培育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作一简单介绍,供广大鳗农参考。一、池塘准备与消毒1.池塘准备具有控温、增氧、排污等设施的一级室内水泥池,面积一般为50~80米2、水深50~60厘米。屋架上加盖黑色塑料薄膜,池壁池底光滑无漏洞,排污设施加工精细,加热管有防护设施,具防逃设置及良好的注排水系统。2.池塘消毒旧池使用前,用200~250克/米3水体的生石灰或1…  相似文献   
62.
中华绒螯蟹塘水质的超度量聚类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口中华绒螯蟹养殖塘连续4个月测定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总氮、总磷、COD和酸性高锰酸钾指数,利用克鲁斯卡尔算法进行超度量聚类分析,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及典型冗余分析。结果显示:pH值和COD在水质的8个参数中起中心作用,以这两个变量为中心将8个变量分为两组,第一组为pH值、氨氮、溶解氧和总磷;第二组为COD、高锰酸钾指数、亚硝酸盐及总氮;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7221(P0.05),相关显著;典型变量V1可以解释24.64%的组内变差,并解释12.84%的另一组的变差,典型变量W1可以解释40.23%的组内变差,并解释20.97%的另一组的变差;W1对pH值有30.49%的预测能力,V1对总氮、亚硝酸盐含量的预测能力分别为32.54%和38.72%。  相似文献   
63.
64.
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四联活菌制剂,在室内进行了对养殖池塘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具有较好的氨氮、亚硝酸盐降解性能,随着添加质量浓度的增加,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增加;各菌株氨氮降解能力依次为: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依次为: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纳豆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对氨氮、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更显著、快速.当制剂添加量分别为1.5、3.0、4.5 kg/hm~2时,5 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2%、80%、74%,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接近100%,结果均显著高于添加同剂量单一菌株时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65.
河蟹池塘养殖底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7年-2008年通过底层微孔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河蟹池塘养殖增氧研究。结果表明养成河蟹规格和单产显著提高,池底增氧技术是河蟹池塘养殖中的关键控制技术,示范区、推广区河蟹的平均规格、单产、毛利比同期常规技术的一般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11.37%~36.26%、7.07%~28.49%;50.29%~71.67%、49.11%;177.51%.187.31%、122.2%;养蟹池塘水体DO、NH3-N、NO2—N、TN、TP、COD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总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并实现了养殖期内零排放,是一项节水、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6.
<正>今年的气候变化大,暴雨、阵雨、持续的阴雨天多,早晚温差都能达到十几摄氏度以上,对各种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强烈的应激,且养殖动物的应激强度明显比往年大,造成最近很多苗场和大棚培育虾苗在几天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如果不及时处理,水产养殖动物就处于一种强应激状态。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究梨形环棱螺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影响体质量的因素组成,随机选取太湖野生群体、阳澄湖野生群体、江阴养殖群体共698个个体,测量梨形环棱螺壳高(SH)、壳宽(SW)、壳口高(AH)、壳口宽(AW)、体螺层高(BWH)、体质量(BW),并鉴定其性别,采用相关与通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为梨形环棱螺人工繁育和品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度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的壳高、壳宽、壳口高、壳口宽、体螺层高、体质量及性别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决定系数分析表明不同群体梨形环棱螺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并不相同,但不同群体中壳高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作用均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大面积蟹池应用底层管道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试验(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河蟹为甲壳类水生动物,其底栖生活、脱壳生长等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对免疫功能低的特点,和一般养殖鱼类有较大差异,就水域的理化性质方面而言,特别是对溶氧、水温因子的要求表现更为突出,较鱼类(5毫克/升、25-30℃)分别对应适宜的最低值高、最高值低,因养殖水体底层溶氧低而表层水温高,影响河蟹养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规格、单产一直总体徘徊在140~150克/只、50~60千克/亩。  相似文献   
69.
(七)水质管理要求白仔培育期间水质各主要理化指标保持稳定,尤其在排换水时应减少温差幅度,使温差不超过l℃。全池泼洒红虫与转饵期间,一定要做好排污换水工作。日常每天换水2~3次,日换水量根据水质状况灵活掌握。每次投饲后2小时或稍长些时间内,尽量把残饵捞除,洗刷池底,排水20厘米,然后缓慢进水达到预定水位,日换水量为原池水体的2倍以上。养殖水位在投苗初期一般为30厘米,随着鳗苗规格与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应逐步提升水位,在后期要升至60~70厘米。鳗苗培育后期要注意做好排污换水与强化增氧(可经常使用片状过碳酸钠泼洒池底,既可增氧又…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