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0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萍  颜谦  童安毕  何庆才 《种子》2003,(5):109-110
以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通过对试管苗扩繁培养基、移栽基质的筛选和网棚移栽试管苗试验。选出了最适扩繁培养基和最适移栽苗基质配方。网棚移栽试管苗成活率达95%以上,试管苗结薯数最高达5.35粒/株。  相似文献   
62.
留茬培养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0~5代留茬培养的马铃薯试管苗的株高、可用节数、叶数、成株率和移栽成活率进行了观察记录.结果证明,马铃薯试管苗连续3代留茬培养对其扩繁无显著影响;连续2代留茬培养对移栽成活率影响不大.从第四代起,留茬苗的移栽成活率明显降低;但留茬培养代数对试管苗的单株结薯数和大薯率(大于1 g)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3.
董颖苹  连勇  何庆才  徐涵 《种子》2005,24(8):54-58
本系列综述对植物化学诱变技术、突变体筛选技术、分子检测技术及其理论基础近年来的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化学诱变获得成功的关键是高效的诱变技术结合高效的突变体筛选技术,筛选中,不同性状的筛选难度不同,选取的筛选手段不同,不同性状被选出的机会也不同.质量性状比数量性状容易选出,遗传力高的性状比遗传力低的性状容易选出.同时,帮助早期隐性突变发现的分子检测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也是有利的.本文介绍了突变体的筛选方法,并简要介绍了目前运用最广泛的三种分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4.
密度与施肥对黔麦17号群体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密度与施肥对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群体动态的影响,采用4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在控制密度与施肥(N,P,K)条件下的群体动态变化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不同阶段对群体发展有显著影响的栽培因子,着重对极量群体量完成天数、极限群体量、有效穗、平均单株成穗数等群体指标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本苗量对群体动态各项指标的影响最大,氮肥作用要大于磷肥与钾肥,肥料与基本苗的互作有一定的影响,当基本苗每增加31.2万株/hm2,达极限群体量天数缩短1.64d,有效穗量增加12.67万穗/hm2,平均单株成穗数降低0.32穗/株.研究结果对黔麦17的精量播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5个小麦品种在高中低海拔高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属高产稳产类型的有贵麦2号和黔育5号,兴义7号产量高但不稳定,川麦22增产潜力大,有特殊的适应区域,9543为低产稳产类型。对5个品种的苗,株,穗,粒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贵麦2号,兴义7号和黔育5号高抗条锈病和叶锈病,川麦22和9543不同海拔高度有不同程度的地姓。供试品种对白粉病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抗性最好的是黔育5号,供试品种未见赤  相似文献   
66.
67.
马铃薯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抗污染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马铃薯初代培养基(作茎尖培养用)和增殖培养基(作试管苗快速繁殖用)中分别加入25μg/ml链霉素、四环素和苯甲酸钠3种抗污染剂,结果发现:苯甲酸钠在初代培养基中抑菌效果最好;而在增殖培养基中以四环素的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8.
改变甘薯试管苗的培养基成分,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试管苗在用白糖替代蔗糖、用自来水替代蒸馏水的MS(1/2有机成分)培养基内生长与在对照(MS 蒸馏水 3%蔗糖 6%琼脂)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9.
为了筛选优良的种质资源应用于小麦的品质改良,利用SDS-PAGE技术对贵州省的136份地方种质进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的地方种质Glu-1位点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共出现10种亚基和12种组合类型.Glu-A1位点存在2种等位变异:Null和1亚基,Glu-B1位点存在5种等位变异:20、13+16、17+18、7+8和7+9亚基,Glu-D1位点存在3种等位变异:2+12、4+12和5+10亚基,其中Null、7+8和2+12出现频率分别达90%、76.4%和95.6%;12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类型中,Null、7+8和2+12出现的频率最高,达70.6%,所有的组合品质评分在5~9分,平均得分为6.01分.  相似文献   
70.
小麦新品种黔麦17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育成的常规小麦品种,父本为P36,母本为1726,于2003年选育成功,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麦2007005号).平均产量330.4kg/667m2,容重791g/L,蛋白质含量14.50%,湿面筋含量29.03%,中抗条锈病、白粉病,高抗叶锈病,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在贵州省与及相似气候生态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