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0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贵州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恩学  何昀昆  黄萍  何庆才  张文超 《种子》2008,27(1):105-108
贵州省的马铃薯生产面积逐年扩大,种薯的好坏直接影响马铃薯生产的效益,解决马铃薯脱毒体系技术问题是推进贵州马铃薯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贵州毕节地区脱毒马铃薯生产为基础.以微型薯生产和标准种薯生产为扩繁对象,完善毕节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关键技术。缩短种薯生产在田间繁殖的时间,降低了病毒再侵染几率,保证了脱毒种薯质量。  相似文献   
82.
王伟  何庆才  赵致 《种子》2008,27(5):69-72
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对影响黔麦16生长的基本苗、N、P2O5,K2O等因子与极限群体量完成时间、极限群体量、有效穗量与分蘖死亡率等小麦群体指标的量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达到极限群体量的天数、极限群体量以及有效穗量都与栽培因子联系很大,三者的回归检验都达到显著水平,达极限群体量的天数、极限群体量均主要受基本苗量和氮肥施用量的影响,有效穗量主要受基本苗量与氮、钾肥施用量的影响,分蘖死亡率受栽培因子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其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产量达6000kg/hm^2(有效穗344.532r/hm^2)的农艺措施为:基本苗226.71万~266.252r/hm^2,氮肥用量92.22~120.79kg/hm^2,磷肥用量585.10~818.58kg/hm^2,钾肥用量90.79~134.72kg/hm^2。  相似文献   
83.
为了考察参加西南地区品种筛选试验的小麦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光合特性,特对它们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各个时期各项光合指标的位次没有规律性,主要原因在于同时期不同品种发育的程度相差较大.灌浆期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千粒重、产量形成都有显著的正相关,此期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产量均高的品种有绵麦45、川麦43、川麦42、黔麦16,这些品种的抗旱性较好.  相似文献   
84.
几个马铃薯栽培种的茎段愈伤组织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继代培养中的多余茎段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尽可能充分和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试管苗生长量获取用于诱变的愈伤组织.研究表明:大多数马铃薯品种茎段在浓度为0.5-1.0mg/L的2,4-D和1.0mg/L的KT配合作用下都能获得胚性愈伤组织.添加浓度为0.5mg/L的NAA能够增进2,4-D和KT对夏坡蒂的诱导效应,获得最好的愈伤组织.而高于2.0mg/L的激素浓度会产生体积过大、膨松、褐变的非胚性愈伤组织,不能得到胚性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5.
贵州高原秋糯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新鲜糯玉米蒸煮、作菜肴均可,食味香、甜、糯、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近年随着人们对杂食营养价值的重新认识,新鲜的无公害糯玉米更是倍受青睐。利用贵州高原高海拔地区的气候资源优势,栽培无公害秋糯玉米,对于调整玉米品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满足群众需求均有重要意义。根据近年来我们在龙里、大方、毕节等县(市)不同海拔高度的试验及在省内的调查,现将秋嫩糯玉米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6.
毕节地区马铃薯不同间套作栽培技术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提高马铃薯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水平,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和增收致富,壮大地方经济实力,积极为探索适合毕节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下的马铃薯间套作技术模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我们在国家科技部下达的“专用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毕节市朱  相似文献   
87.
蓝粒小麦育种衍生材料的改良及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粒小麦是富含蓝色花青素的优质小麦。本研究通过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品质、矿物质检测,杂交组合配制,SDSPAGE及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蓝粒小麦衍生材料进行改良和选育,以期筛选出稳定的、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及微量矿质元素的高产优质蓝色小麦新品系供生产利用。  相似文献   
88.
为明确抗倒伏小麦品种黔麦1175茎秆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扬花期和成熟期分别测定黔麦1175及易倒伏对照品种黔麦18的生长特性、茎秆特性、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等性状指标,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调控两个品种茎秆形成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扬花期,黔麦1175的株高、茎秆重心高度和穗长均显著低于黔麦18,但两品种间的穗重以及茎秆、基部1~2节间的长度和干重均无显著差异;在成熟期,黔麦1175的穗长以及茎秆长度、干重和鲜重均显著低于黔麦18,但穗重、基部1~2节间的长度和干重均无显著差异。黔麦1175的茎秆抗折力、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黔麦18。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各样品的有效数据(clean data)均达到13.85 Gb以上,Q30碱基百分比在93.8%以上。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催化活性、结合、代谢过程、细胞部分、膜部分、细胞过程、细胞器膜、刺激应答、生物调控、转运活性、转录调控活性等通路;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苯丙烷生物合成、DNA复制、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富集到的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89.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容易发生小麦病害。因此选育推广抗病小麦品种,对贵州小麦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为明确75份贵州小麦品种(系)中所含抗病基因,本研究运用KASP标记技术对供试材料中所含叶锈病抗病基因(Lr14a、Lr46、Lr68、Lr34)、白粉病抗病基因(Pm21)、赤霉病抗病基因(Fhb1)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含有Lr14a的品种(系)共24份,占32.0%;含有Lr46的品种(系)共14份,占18.7%;含有Lr68的品种(系)共3份,占4.0%;含有Lr34的品种(系)共5份,占6.7%;含有Pm21的品种(系)共65份,占86.7%;未检测到含有Fhb1的品种(系);同时含有叶锈病、白粉病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系)共计26份材料,占34.7%。本研究结果可为贵州小麦抗病育种亲本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