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为了提高涪陵水牛的产肉性能,探索适合涪陵水牛的科学饲养模式,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涪陵水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挑选3Q头体重接近的涪陵水牛,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栓系舍饲方式、B组则用半天放牧加补饲的方式、C组采取全天放牧加补饲,试验时间为3个月,通过每月末定期测定牛的体斜长、体高、胸围和管围四项指标反映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半天放牧组的生长性能明显优于全天放牧组,而舍饲组优于放牧组。  相似文献   
22.
以不同牧草、不同的栽培模式,比较单位面积营养物质收获量。试验表明,在重庆中、低海拔地区,牧草春秋轮作或者多年生牧草与耐高温牧草和耐低温牧草间作的栽培模式,单位面积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总可消化养分获得量最高。  相似文献   
23.
何玮  冉启凡 《中国饲料》2022,1(3):129-132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单独添加、混合添加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将杂交狼尾草经全株收割、粉碎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EL)、乳酸菌(LD1、LD2)、乳酸菌+纤维素酶(CEL+LD1 ~ LD2),密封袋密封60 d后,测定饲料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组、LD2组青贮料pH含量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 0.05),纤维素酶+乳酸菌(CEL+LD1 ~ LD2)组青贮料pH分别为4.54、4.50,比对照组高。纤维素酶组及纤维素酶+乳酸菌组氨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含量分别低18.44%、26.95%、16.31%。LD2组青贮料中无丙酸、丁酸产生。杂交狼尾草青贮时单独添加纤维素酶,青贮饲料粗蛋白质(CP)含量较对照组高6.08%(P < 0.05),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分别低于对照组2.93%、4.81%(P < 0.05),表明单独添加纤维素酶能够提高青贮品质。青贮料中添加乳酸菌益4-J1,可有效抑制丙酸、丁酸产生,对青贮品质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纤维素酶|乳酸菌|“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24.
牧草饲用价值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运用AHP模型对新品种玉米草SAUMZ1不同生育期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为其合理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饲用价值是化学成分、适口性和消化率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粗蛋白因素在饲用价值评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一般情况下,粗蛋白含量越高,饲用价值也越好;综合排序为拔节期〉抽穗初期〉抽穗后期〉开花期。  相似文献   
25.
在不同刈割频率、施肥量和混播比例下,对混播草地牛鞭草和白三叶不同种群产量、地下生物量及分蘖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刈割频率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但刈割时间,尤其是秋季最佳刈割时间对维持草地牧草比例平衡是相当重要的。同时,牧草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产量相关,刈割不利于禾本科牧草地下生物量的积累。施肥量和播种比例的互作效应对总产量的影响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6.
范彦  姜吉顺  何玮  刘畅  罗燕 《草学》2024,(1):44-51
马棘为豆科木兰属多年生小灌木,具有较高的饲用及生态价值,但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低,研发提高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技术措施,将为马棘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本试验以2022年收获的马棘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60℃)、液氮及其组合预处理,并开展发芽实验。其中,液氮和高温分别设计了4个种子处理时间,液氮处理的时间分别为0.5、1、2、5min;高温(60℃)处理的时间分别为10、30、60、180min;组合处理包括先高温后液氮处理及先液氮后高温处理两种方式;试验处理有自然萌发条件下的对照(CK)、8个单一处理及32个组合处理,共计41个。种子发芽周期结束后计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平均萌发时间,并利用隶属函数的方法评价不同处理对马棘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马棘种子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为55%,不同时间高温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P>0.05);用液氮处理马棘种子1min后,发芽率可达78.5%,显著高于CK(P<0.05);先高温后液氮组合处理中,高温30min+液氮5min、高温60min+液氮2min两处理发芽率可达80%;先液氮后高温组合处理中,液氮1m...  相似文献   
27.
目的为了探讨马棘和甜象草不同比例处理对青贮品质的影响,对马棘和甜象草混合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本试验分7个不同比例处理进行了甜象草与马棘混合青贮每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35 d进行感官评定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①感官综合评价第7组评分等级为一般,其余组均为优良。以第3和第4组混合比例综合评分均为良好。②混合比例对能量、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甜象草比例的提高,能量逐渐下降,粗蛋白逐渐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逐渐升高,酸性洗涤纤维呈下降趋势。结论综合感官评定及实验室测定指标的结果,以第4组70%甜象草30%马棘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8.
试验采用离体研究方法,以草鱼肠道的粗酶液为酶源,测定了膨化和非膨化的7种原料:即鱼粉、豆粕、菜粕、棉粕、肉骨粉、次粉、玉米,在4.5h内氨基酸生成量随反映时间的关系和氨基酸的生成速度。用氨基酸生成速度表示蛋白质酶解速度。结果表明,1)豆粕、鱼粉、肉骨粉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下降;玉米、菜粕、次粉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上升,特别是玉米膨化后效果尤为明显;棉粕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差异不显著;2)对非膨化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表现为:鱼粉>肉骨粉>豆粕>棉粕>菜粕>次粉>玉米;3)对膨化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为:膨化鱼粉>膨化玉米>膨化菜粕>膨化肉骨粉>膨化棉粕>膨化次粉>膨化豆粕。  相似文献   
29.
玉米草SAUMZ1是一个产量高、饲用品质优良、多抗、适应性广的多年生优质饲用玉米新材料。对玉米草在重庆低海拔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抗性及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牧草在重庆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旱性。不同的立地条件会对玉米草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高温条件下,保水能力较强、肥力较高的土壤有利于玉米草的再生,而持续的干旱对其不利。选择高水肥的立地条件是该牧草栽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玉米草SAUMZ1是一个产量高、饲用品质优良、多抗、适应性广的多年生优质饲用玉米新材料。对玉米草在重庆低海拔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抗性及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牧草在重庆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旱性。不同的立地条件会对玉米草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高温条件下,保水能力较强、肥力较高的土壤有利于玉米草的再生,而持续的干旱对其不利。选择高水肥的立地条件是该牧草栽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