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何琴飞      郑威      彭玉华      谭长强      何峰      申文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4):48-54
基于野外调查与室内浸水试验,研究贝江河林场不同林龄组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储量为1.41~7.77 t·hm-2,大小顺序为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中林龄,且未分解层大于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2.88~12.01 t·hm-2,大小顺序与总储量一致;最大持水率为171.0%~266.8%,大小顺序为幼龄林>中林龄>近熟林>成熟林。不同林龄不同分解程度凋落物的持水动态变化规律一致,即持水量和持水率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0.25 h前增加较快,最后达到最大值;吸水速率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0.5 h前吸水速率很高,之后渐渐趋于饱和;且持水量和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均呈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总体上,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林龄的增加有利于凋落物的积累和持水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2.
广东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水田条件下,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广东冬种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设计了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如株高、单株结薯块数、薯块干物质含量等;但对产量影响最大,其中,N2P2K1处理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8485kg/hm2.比N0P0K0处理增产18030kg/hm2,增产率为172.5%。同时,初步建立了广州市马铃薯产量(Y)与N、P、K三种肥料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初步得出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氮肥(N)290kg/hm2,磷肥(P2O5)153kg/hm2,钾肥(K2O)298kg/hm2,最佳施肥量比例为1:0.5:1.03.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重庆主城不同功能区包括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工业绿地及道路绿地的城市绿地土壤进行采集调查,检测了包括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在内的八项养分指标,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肥力指数评价法,对重庆不同功能区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综合肥力评价。结果表明:重庆主城不同功能区综合肥力水平为: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工业绿地居住区绿地。由此可见,人为因素对重庆主城区绿地土壤综合肥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土壤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研究发现,彭水县周家村农田土壤以中性土壤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9.6g/kg,碱解氮含量平均值为103mg/kg,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0.1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94.3g/kg,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在生产中宜以培肥地力为主。土壤发育程度浅、土层厚度不足且肥力水平低下,是制约种植产业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该村精准脱贫的过程中,不宜过多的依赖于传统种植业,还须进行多产业脱贫的探索。  相似文献   
65.
重庆中梁山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重建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璐璐  陈晓德  何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78-5280
在重庆中梁山海石公园示范基地,根据植物本底生长情况及其他自然环境,建立生态恢复重建模式,包括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以及各种生态相互结合的形式。  相似文献   
66.
<正>为探讨不同日龄段"京红1号"父母代后备鸡的最佳饲养密度,进行不同日龄段下低、中、高饲养密度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1试验材料选择1、22、36、78日龄"京红1号"父母代蛋  相似文献   
67.
浅析松针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通过对松针褐斑病的分布进行介绍,症状进行阐述,发病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8.
1株鸭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地区发病鸭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这种血凝性可被ND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能被AIV-H5、AIV-H7、AIV-H9、EDSV阳性血清抑制;用针对NDV F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可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由此,初步鉴定该分离株为鸭源新城疫病毒,并命名为NDV/DUCK/SD/2006。另外,通过毒力测定,该毒株的MDT、IVPI分别为51.75 h、2.44,判定为强毒力株。  相似文献   
69.
对1993-2010年从中国不同地区分离的63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野毒株,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测定所分离野毒株的M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部分国内外IBV毒株的M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中国IB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变异规律。结果显示,所测毒株M基因具有6种不同长度的开放阅读框,这些长度的差异是由于5'端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造成的;N端含有1~2个N-糖基化位点,其中1个糖基化位点"Asn-Cys-Thr"(NCT)是高度保守的。63个IBV分离株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8.9%~100%,分离株与参考株间相似性为87.2%~100%。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63个IBV分离株可分为9个基因型,2005-2010年IBV中国流行株大部分与Mass型疫苗株处于不同的基因型,而且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都小于94%。  相似文献   
70.
食品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琴 《北京农业》2011,(15):13-14
介绍了食品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机理及几种常见的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