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1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何金明 《蔬菜》2002,(2):16-16
近两年来,我县食用菌发展迅速,尤其表现在食用菌珍稀品种杏鲍菇的引进与迅速推广上。在农技人员的指导和农民实践的基础上,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半地下菇棚,这种菇棚的主要特点是:内部空间大,冬暖夏凉,可以进行周年生产。 一、建设菇棚的技术要点 1.选择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的地方建棚,要求远离养殖小区,工矿场等污染源,要求水、电、交通方便,排水方便。 2.菇棚群的布局要根据具体地块的形状、大小因地制宜。以菇棚群的主道为基准,各菇棚可以按平行式排列,也可以按对称式排列。菇棚东西走向,棚间距离为6m。 3.菇棚长度为2…  相似文献   
42.
磁场对洋葱鳞茎发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4个强度和时段的恒定磁场对紫皮洋葱鳞茎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1500Gs、20min处理的发芽率最低(即抑制洋葱鳞茎发芽效果最好),在磁处理后60d时,其发芽率为28.07%,比CK低21.05个百分点。不同磁场强度和处理时间对洋葱鳞茎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以1500Gs、20min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从而对洋葱鳞茎的发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1500Gs、20min处理的发芽率最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前期证实,低温诱导的CsGR-RBP3表达与黄瓜果实耐冷性密切相关,但调控其表达的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为鉴定调控CsGR-RBP3表达的MYB转录因子,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了黄瓜果实在5℃低温处理后的转录组变化,并通过共表达趋势分析,鉴定了与CsGR-RBP3表达趋势一致的MYB基因。结果发现,CsMYB62与CsGR-RBP3表达的相关性很高,且低温处理能诱导黄瓜果实CsMYB62和CsGR-RBP3表达,推测CsMYB62转录因子可能调控CsGR-RBP3表达。为进一步分析CsMYB62基因的功能,从黄瓜果皮中克隆了CsMYB62基因全长序列。结果显示,CsMYB62基因全长834 bp,编码277个氨基酸残基。CsMYB62蛋白含有SANT保守域和MYB DNA结合域,定位在细胞核,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CsMYB62蛋白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能直接绑定到CsGR-RBP3启动子,增强CsGR-RBP3启动子活性,表明CsMYB62通过直接调控CsGR-RBP3表达而增强黄瓜果实耐冷性。本研究结果丰富了MYB调控网络,为进一步解析CsMYB62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秋水仙碱处理对茴香和芫荽精油成分及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处理对茴香和芫荽精油成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种子浸泡法进行秋水仙碱处理,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精油,GC/MS进行成分分析。结果:经秋水仙碱处理后,其茴香和芫荽胚根突变体的精油总含量和主要精油成分含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茴香除了莳萝芹菜脑外,大多数精油成分的含量均超过了对照,特别是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柠檬烯、爱草脑和茴香酮与对照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芫荽除了4-松油醇以外,其余8种成分均超过了对照,且差异均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为芳香植物精油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提高芳香植物精油产量提供了1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5.
在介绍农村科技中介内涵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农村科技中介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农村科技中介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6.
磷肥用量对番茄产量、磷素利用及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耕作制度下,探讨磷肥用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为获得最佳磷肥用量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黄瓜-番茄轮作磷肥定位试验进行研究,番茄季研究结果表明:磷肥施用有利于提高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提高果实和整株的干物质量、磷含量和磷累积量。磷表观利用率随磷肥用量增加显著降低;当P2O5用量大于225 kg/hm2时,土壤Olsen-P 和进入土壤中的肥料磷增加,增加了磷淋溶风险。结果得出:若以追求产量为研究目的,则以P2O5用量300 kg/hm2为宜;若以产量为主,兼顾磷淋溶,则以P2O5用量225 kg/hm2为宜;若以磷淋溶为主,兼顾产量,以P2O5用量15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7.
籽瓜植株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4个籽瓜品种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籽瓜的全生育期为92 d~101 d(天),籽瓜植株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结果期,结果期分为前期(开花座果期)、中期(果实膨大期)、后期(种子成熟期).发芽期、幼苗期以叶为生长中心,伸蔓期、结果期以茎为生长中心,进入结果期以果实为生长中心,不同生育分期长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果中期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了钼对植物的镉吸收累积及生理方面的影响。[方法]以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以小白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钼离子浓度对镉胁迫下小白菜生长、地上部镉累积及全钾、全钠、全氮、全碳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钼离子浓度的增加,小白菜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及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显著低于对照 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小白菜地上部对镉的累积随钼离子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且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随钼离子浓度的增加,全钾含量呈增加趋势,且0.10 mg/L钼离子浓度处理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 全钠和全氮含量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全碳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以0.05mg/L钼离子浓度处理为最低,且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结论]增加钼离子浓度能降低小白菜对镉的吸收累积,但对小白菜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试验旨在研究梅花鹿SRY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父系类型。选取东北亚种、北海道亚种、本州亚种、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5个亚种的144个个体,利用试剂盒和传统酚/仿(1∶1)法进行DNA的提取,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分析梅花鹿的核苷酸多样性(Pi)、单倍型多样性(Hd)、遗传距离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试验所获序列长度为1 613bp,在第47、62、602、1 148、1 569、1 604bp处共检测到6个SNPs多态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0.3%,碱基替换以碱基转换为主。通过6个SNPs多态位点确立了6种单倍型:Hap-1、Hap-2、Hap-3、Hap-4、Hap-5和Hap-6,其中Hap-4、Hap-5和Hap-6为新发现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由高至低依次为: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东北亚种、本州亚种、北海道亚种。各亚种间遗传距离最小为北海道亚种与本州亚种的距离(0.000056),最大为东北亚种与指名亚种的距离(0.001733)。基于单倍型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与日本梅花鹿相比,东北亚种与马鹿关系更近,东北亚种存在两大分支,日本梅花鹿各亚种间无明显分支,其他单倍型均是由Hap-3进化而来,单倍型最小跨度网络图与系统进化树一致。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存在两大父系类型,日本梅花鹿存在一个父系类型,单倍型Hap-3是日本梅花鹿的原始单倍型。  相似文献   
50.
试验旨在研究梅花鹿SRY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父系类型。选取东北亚种、北海道亚种、本州亚种、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5个亚种的144个个体,利用试剂盒和传统酚/仿(1∶1)法进行DNA的提取,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分析梅花鹿的核苷酸多样性(Pi)、单倍型多样性(Hd)、遗传距离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试验所获序列长度为1 613bp,在第47、62、602、1 148、1 569、1 604bp处共检测到6个SNPs多态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0.3%,碱基替换以碱基转换为主。通过6个SNPs多态位点确立了6种单倍型:Hap-1、Hap-2、Hap-3、Hap-4、Hap-5和Hap-6,其中Hap-4、Hap-5和Hap-6为新发现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由高至低依次为: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东北亚种、本州亚种、北海道亚种。各亚种间遗传距离最小为北海道亚种与本州亚种的距离(0.000056),最大为东北亚种与指名亚种的距离(0.001733)。基于单倍型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与日本梅花鹿相比,东北亚种与马鹿关系更近,东北亚种存在两大分支,日本梅花鹿各亚种间无明显分支,其他单倍型均是由Hap-3进化而来,单倍型最小跨度网络图与系统进化树一致。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存在两大父系类型,日本梅花鹿存在一个父系类型,单倍型Hap-3是日本梅花鹿的原始单倍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