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8篇
  6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矮化栽培是解决大乔木望春玉兰(南召辛夷)采药难、采药安全的有效途径。通过选育节间短的"猴巴掌"望春玉兰和"猴背子"望春玉兰优质品种培育矮化砧木苗,选择生长健壮的腋花望春玉兰、桃实望春玉兰优良品种为接穗培育矮化辛夷苗木,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等栽培措施培育矮化丰产树形,并总结了对"辛夷"进行合理的采收、调制贮藏等技术。  相似文献   
22.
23.
卢氏县区位独特,连翘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但过度开采野生资源、栽培技术落后等因素制约着产业发展。笔者从选地整地、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和采收加工等环节对连翘无公害栽培提出技术建议,以期对卢氏连翘产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概括了影响金银花组织再生率的因素,主要从外植体、基因型、培养基种类3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综合了当前金银花研究现状,为开展金银花组织培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5.
练云  梁慧珍  余永亮  王树峰  杨红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43-11544,11567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重要保健功能的酚类次级代谢物,是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植物代谢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表达丰度具有组织和环境因子特异性,在植物生态防御、根瘤形成、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大豆中的异黄酮含量对大豆品质改良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就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空间条件对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搭乘神舟四号飞船的4个玉米自交系和相同来源对照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条件对不同自交系的出苗、成株和成穗情况,植株生长和出叶速率以及各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各自交系所有性状均出现双向变异,而且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7.
对搭乘神舟四号飞船的4个玉米自交系和相同来源对照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条件对不同自交系的出苗、成株和成穗情况,植株生长和出叶速率以及各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各自交系所有性状均出现双向变异,而且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8.
花青素还原酶(ANR)是类黄酮代谢途径下游合成原花青素的关键酶,对花青素含量有一定的负调控作用。为探索ANR基因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中的序列特征及其与红花花色的关系,采用反转录PCR方法从红花中克隆ANR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系统进化分析,并检测了其在不同花色红花品种的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花期的表达量。结果表明,CtANR最长开放阅读框(ORF)为1 020 bp, 编码33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7 958.28,理论等电点为5.87,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属于NADB-Rossmann超家族,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组成。CtANR和刺菜蓟ANR的同源性最高,为83.98%,与刺菜蓟ANR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梅花、欧洲甜樱桃ANR的亲缘关系较远,模体基序相差较大。定量分析表明,红色和白色红花品种中,CtANR基因都是在果球形成初期表达量最低,其次是根和茎中表达量较低,而在花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在花发育的不同时期,红色红花品种中CtANR基因的表达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而白色红花品种中CtANR基因的表达呈现降低-升高的趋势。在不同花色的红花品种中,CtANR基因的表达量在花发育的S1、S3和S5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S4、苞片、根、叶中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期与其他组织中差异不显著。本研究为解析红花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及红花花色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目的】定位大豆粒形性状的主效QTL、环境互作和QTL间上位性。【方法】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半野生大豆灰布支黑豆(ZDD2315)为父本所衍生的447个RIL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对3年大豆粒形性状进行主效QTL、环境互作和QTL间上位性检测。【结果】共检测到7个与粒长、粒宽、粒厚以及长宽比、长厚比和宽厚比相关的QTL,分别位于D2、C2、J_2和O连锁群上,其中粒长、长厚比和宽厚比均表现为遗传正效应,说明增加其等位基因来源于母本晋豆23。同时,检测到3对影响粒宽和宽厚比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的QTL。【结论】主效QTL对粒形性状遗传产生的影响最大,上位性次之,环境互作最小,说明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是大豆粒形性状的重要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30.
高油与普通玉米自交系子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ALEXHO高油玉米自交系为父本,21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母本,采用NCⅡ遗传设计组配168个F1组合为供试材料,对其子粒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高油玉米自交系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以及淀粉含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GCA和SCA方差均存在极显著差异。GY220、GY246A、GY798A、P138、许178、8622油分含量的GCA较高,GY1007、GY237A、8085泰、沈137、改3、鲁原92蛋白质含量的GCA较高。P138×GY798A、87-1×GY246A、许178×GY798A和87-1×GY220组合油分含量高,鲁原92×GY1007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