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40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27篇
  44篇
综合类   316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了解多重金属污染土壤在外源有机物料配施化学肥料处理后对土壤重金属形态变化以及甜高粱苗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甜高粱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在多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施加不同添加量的秸秆、有机肥和生物质炭,并配施氮磷钾肥处理下,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甜高粱苗期植株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有机肥和生物质炭分别与NPK配合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其随着各处理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秸秆配合NPK处理后土壤中铅(Pb)、锌(Zn)及镉(Cd)的有效态含量先增后减。随着外源有机物料施用量不断增加,甜高粱苗期的株高和生物量呈增长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有机肥和生物质炭施用量越高,叶绿素(Chl)含量越高,丙二醛(MDA)含量越低。【结论】外源有机物料配施NPK能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进而降低对甜高粱的毒害作用,增强酶活性。处理中以有机肥配施NPK在降低多金属污染土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旨在解决传统灌溉农业的“水氧矛盾”和根系的“向水追氧”两大农业难题,应用现代水肥耦合和增氧灌溉技术,设计了一种水肥气高效耦合灌溉系统。通过应用灌溉系统对水稻、黄瓜等作物的栽培试验证明:相比于常规灌溉方式,水、肥、气耦合灌溉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提高根系活力,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挖掘和提高作物自身生产力,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产提质,同时也为从根源上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83.
肌醇对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肌醇水平分别为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400 mg·kg–1、800 mg·kg–1和1 600 mg·kg–1饲料的6组等氮等能实验饲料,养殖初始体质量(74.36±5.32)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12周,通过测定生长、鱼体成分以及血清指标来综合评价饲料肌醇水平对罗非鱼的影响,以期获得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对饲料肌醇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肌醇可显著提高罗非鱼增重率、采食量和饲料系数(P0.05);对增重率与饲料肌醇水平作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其需要量为847 mg·kg–1饲料;罗非鱼全鱼、肌肉和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均随饲料肌醇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肌醇对罗非鱼肌肉、肝脏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肌醇水平为800 mg·kg–1和1 600 mg·kg–1饲料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饲料中肌醇含量的升高,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血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大规格吉富罗非鱼饲料中肌醇的需要量为847 mg·kg–1饲料,且饲料中添加肌醇有利于降低组织脂肪蓄积,并可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4.
以3%井冈霉素A·(2亿芽胞/毫升)多粘类芽胞杆菌水剂为供试药剂,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时期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2年试验结果表明,当用药量在45~90 g.a.i/hm2 时,药后20 d,发病初期(即病株率在5%以下)预先防治的田间防效达80.38%~89.06%,而发病期(即病株率在10%以上)施药的田间防效仅达41.12%~53.26%;在发病初期预先防治效果要明显优于发病期再施药,从而确定该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时期应适当前移.  相似文献   
85.
植物提取物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美洲商陆和绞股蓝提取物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的抑制效果,探索防治烟草病毒病防治的新思路,以期为开发植物源提取物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半枯叶法和大田直接喷施的方法,测定美洲商陆和绞股蓝的提取物对TMV的抑制作用和对大田TMV植株发病情况的影响,分析以上2种植物提取物对TMV的防治效果。半枯叶法的结果表明:化学防病毒药剂在25~200μg/m L浓度时均表现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抑制率均在80%以上,与TMV不同混合时间后接种其抑制率在90%以上;美洲商陆和绞股蓝不同粗提物对TMV抑制率效果表现为甲醇提取物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美洲商陆对TMV抑制率显著高于绞股蓝,用200μg/m L浓度与TMV混合后,混合时间越长其对TMV抑制率越高;对大田烟草TMV防治效果表现为:复配制剂美洲商陆绞股蓝,且高浓度效果优于低浓度,同时,缓解了感病植株烟草农艺性状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这2种植物源提取物对TMV抑制作用显著,是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较为理想的植物源药剂。  相似文献   
8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灌溉方式(机械增氧滴灌、化学增氧滴灌、常规滴灌)对香芹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具有不同的增氧效果;与常规滴灌相比,化学增氧滴灌与机械增氧滴灌分别使香芹可食用部分鲜质量平均提升39.84%和15.63%;在化学增氧滴灌的作用下,香芹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叶绿素指数(CCI)、株高以及根茎叶的鲜质量较机械增氧滴灌和常规滴灌均有增加和提高。增氧滴灌促进了香芹植株的整体生长,并增强了香芹植株根茎叶的生理功能,其中化学增氧滴灌方式对香芹相关生长特性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7.
饲料中黄曲霉污染严重制约了饲料业和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我国目前饲料端全面禁抗背景下,天然植物原料作为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被推崇。杜仲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将其提取物或原粉添加到饲料中可有效遏制黄曲霉污染,并提高畜禽品质,是理想的饲料替抗物。文章阐述了杜仲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以及在养殖中的有益作用,旨在为其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云南蓝莓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蓝莓(Vaccinium spp.)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小浆果类果树,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化妆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果实列为世界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我国已有10多个省份开始大面积的蓝莓商业化栽培[1],这也是南方酸性土丘陵地区值得发展的经济作物。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蓝莓病害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蓝莓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马铃薯甲虫在世界及我国的传播扩散情况和趋势,重点介绍了马铃薯甲虫的主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在我国发生现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等,针对我国马铃薯甲虫扩散趋势和监测防控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遏制马铃薯甲虫在我国进一步传播扩散和危害的监测与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0.
福建省东部近海地区冬季坡地逆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坡地果树在冬季强低温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冻害特征,研究坡地逆温特征、选择适宜的坡位种植果树对避免或减轻低温给果树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山坡地逆温特征,2007/2008年度在永泰县境内山坡的不同坡位上布点进行最低温度考察,结果显示,在相对高差近300m的山坡上,相对坡位约7/10附近晴天的最低温度常出现最高,与坡底的最大逆温差达1.9℃。结合福建省东部4个市县10个山坡地的考察资料,分析得出坡地逆温具有以下特征:最大逆温出现的坡位与山坡的总高度差成反相关,随着总高度差的增加,最大逆温差出现的坡位呈下降趋势;随着排汇比(可排泄的方位角与360°之比)的减小,最大逆温差出现的坡位呈升高的趋势。最大逆温差值与山坡的排汇比、坡度和总高度差有关,最大逆温差值随着排汇比的减小呈增大的趋势、随坡度的增大呈增大的趋势;当排汇比和坡度相同时,最大逆温差值随山坡的总高度差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