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人工灌水及雨水对西藏河谷农区高产青稞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材料为西藏青稞品种 ‘藏青 25’ , 水分处理 8个: 全生育期正常水分、 轻度水分胁迫、 中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理, 以及灌浆前正常水分、 轻度水分胁迫、 中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后灌浆期以后雨水灌溉。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含水量越大, 青稞耗水量越大, 拔节期及灌浆期是青稞耗水量最大的时期。全生育期土壤水分胁迫会降低青稞的生物量及产量, 轻度水分胁迫、 中度水分胁迫、 重度水分胁迫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生物量下降了 29.9%、 41.7%、 47.6%, 单株产量下降了 15.8%、 43.7%、 57.2%。但前期水分胁迫灌浆期后雨水灌溉对青稞的生长受到促进, 生物量和产量增大, 与长期水分胁迫相比生物量增长了 13%、 75.8%、 128.1%、 157.8%, 产量增长了 42.8%、 84%、 201.6%和 269.5%。雨水灌溉在后期对青稞进行了补偿生长, 水分利用率也相应提高。因此, 在适当的水分胁迫 (50%~65%土壤田间持水量) 下, 利用雨水补充灌溉, 可以提高西藏高产青稞 ‘藏青25’ 的水分利用率, 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2.
4种保水剂在青稞上的增产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西藏青稞产业的发展,解决青稞生长中期干旱缺水的困难,特开展不同保水剂应用试验,明确不同保水剂在青稞生产上的效果。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市场上广泛应用的4种保水剂的保水性能对青稞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4种保水剂可使青稞出苗时间提前2~3 d,并提高青稞出苗率、分蘖数、株高、且均有一定的保水功效,可增加土壤储水量,提高青稞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由此可得,通过4种保水剂在青稞上的保水效果试验,金福莱高效抗旱促生长剂、沃特新型多功能保水剂在青稞上施用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目前西藏青稞种植当中不同肥料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方式进行研究,试验采取常规农户速效肥配比灌溉种植方式、特定速效肥RT-OPC滴定70%~80%标准、特定速效肥RT-OPC滴定40%~50%标准、特定速效肥RT-OPC滴定20%~30%标准进行种植与灌溉,通过不同速效肥配比浓度与滴管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藏青2000上进行种植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约40%~45%的水资源、30%~35%的肥料资源,促进6.5%的青稞增产,较常规的农牧民种植青稞灌溉施肥方式合计资金节约开支达到230.50元/hm~2,充分说明了在科学合理水肥相互结合之下,为藏青2000资源充分利用与环境保护开辟了新方法和新途径,同时也为藏青2000的合理施肥与节水灌溉科研工作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15.
大蒜具有适应性较强、较耐寒、生育期较短等特点,适宜在西藏部分地区种植。本文通过近几年对西藏山南地区大蒜的耕作栽培管理试验,介绍大蒜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合拉萨河谷地区主栽青稞品种(藏青2000和5171-7)的栽培措施,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主区设置B1(4月1日)、B2(4月15日)、B3(4月30日)3个播期,副区为2个青稞品种,副副区为4个施肥水平,分别为不施肥(CK)、N–P–K施用浓度为120–75–45kg·hm−2(F)、施有机肥30000kg·hm−2 (M)、F和M处理施肥用量的各50%(FM),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青稞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1a)施肥对青稞生产无显著影响,适时播种(B2)和晚播(B3)增加了青稞苗期–拔节期历时,从而延长青稞整个生育期。延迟播种(B3)的青稞基本苗数明显增加,施肥(M、FM、F)比不施肥(CK)处理能不同程度提高青稞茎蘖数,晚播(B3)处理明显降低青稞株高1.9%~11.2%。播期对青稞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品种,两者交互作用影响最小。播期主要影响青稞的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2个品种之间的成穗数和穗粒数差异较大,藏青2000在适时播种(B2)处理下产量最高,5171-7在晚播(B3)处理下产量最高。适时播种(B2)或晚播(B3)处理提高了青稞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同时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和过氧化氢酶活性(CAT)。相比藏青2000,品种5171-7在产量、光合性能和抗胁迫方面均有较强的优势。因此,选择优良品种5171-7,适时播种(4月下旬)能提高拉萨河谷地区青稞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法浅析中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51~2000年中国160个测站的冬季平均气温距平进行了EOF分析,得到了对中国160个测站冬季气温变率贡献最大的4个主要模态的空间分布型以及它们相应的时间序列演变结果。结果表明:第一、第三模态主要反映了东北、内蒙古及新疆北部冬季气温异常的变化特征,第二模态主要反映了西南、华南冬季气温异常的变化特征,第四模态主要体现了我国冬季气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4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达到79%以上。第一、第二和第三模态的方差贡献较大,并且时间系数振幅变化较大,说明这3个模态表现相对较强;第四模态的时间系数振幅变化较小,说明这个模态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8.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对拉萨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各类生态系统的总价值为18 706.2×106元.a-1,是当年GDP的1.5倍。拉萨市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对拉萨市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9%和27.7%。在拉萨市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中,水源涵养价值最高,占21.27%;其次是废物处理价值,占19.2%;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占14.67%;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占12.47%。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拉萨市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该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指导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本文采用生态功能区划原理和方法,针对拉萨市的气候特扯、琢境状况、社会状况、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特点及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将拉萨市分为了3个生态区和9个生态功能区,并为拉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青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开顶式气室(OTC)模拟温度和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的生长环境,以模拟大田环境为对照(CK),通过大田原位模拟试验对“藏青2000”青稞品种在增温2℃(T2)、增温4℃(T4)和增温2℃同时增加CO2浓度100μL·L-1(T2+CO2)环境下进行观测,分析气候变化环境下青稞的生育期、光合作用、农艺性状及其耕层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增温处理(T2、T4、T2+CO2)下青稞的生育期缩短5~7d。其中,T4处理的生育期最短,为92d,T2和T2+CO2处理为94d。增温处理中青稞叶片光合作用降低,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显著低于CK。增温处理使土壤耕层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速效磷含量提高。与CK相比,T2、T4和T2+CO2各处理青稞产量分别下降31.4%、46.9%和39.4%;增温2℃使青稞农艺性状(株高、干物质量、穗长)有所提高,在增温的基础上增加CO2浓度对青稞的影响并不显著,增温4℃严重影响青稞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