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采摘期的不同追肥处理、不同采摘次数、不同采摘时期对菜用黄麻的嫩茎叶产量以及种子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肥+尿素"或单独施用"复合肥"追肥处理,采摘期设置不同的采摘次数和不同的采摘时期。【结果】采摘期追施"复合肥+尿素"处理中,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产量均以"复合肥225 kg/hm~2和尿素75 kg/hm~2"处理下最高,其中嫩茎叶产量分别为11 444.65、9873.85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683.56、504.06 kg/hm~2,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单独施用复合肥处理中,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产量以"复合肥225 kg/hm~2"处理下最高,其中嫩茎叶产量分别为11 642.69、9062.46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811.40、526.91 kg/hm~2,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同时,不同的采摘次数对种子的繁育试验显示,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均为主茎打顶后采摘1次后收获的种子产量最高,分别为759.29、410.27 kg/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在主茎打顶后采摘5次后收获的种子产量仍然较高,分别达到624.21、403.98 kg/hm~2。【结论】综合考虑嫩梢产量和种子产量、降低农业成本,建议追肥采用单施复合肥75 kg/hm~2;为获得菜用黄麻最高种子繁殖系数、嫩茎叶产值及最高经济效益,建议追肥采用"复合肥225 kg/hm~2+尿素75 kg/hm~2"、采摘5次后再留种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菜用黄麻对硒的累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麻菜1号""桂麻菜2号"、韭菜(CK1)和小葱(CK2)为试材,采用原子荧光法分析"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根、茎、叶、果以及不同生育期嫩梢的全硒含量,明确菜用黄麻的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育期对硒的累积作用。结果表明:"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不同器官对全硒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根叶茎果,其中根部含硒量分别为5.98、6.85μg·(100g)-1DW,叶分别为2.38、3.16μg·(100g)-1DW,茎分别为1.74、2.04μg·(100g)-1DW,果实中全硒含量低于全硒检出值1.0μg·(100g)-1DW。"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不同器官全硒含量总和分别为10.10、12.05μg·(100g)-1DW,对照韭菜和小葱植株全硒含量总和分别为9.97、8.09μg·(100g)-1DW。由此说明"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对全硒的吸附能力强于对照韭菜和小葱。同时,"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主茎打顶期全硒含量分别为3.47、4.32μg·(100g)-1DW,开花期分别为3.07、3.59μg·(100g)-1DW;苗期和结果期全硒含量均低于全硒检出值1.0μg·(100g)-1DW,主茎打顶期嫩梢的全硒含量高于开花期。菜用黄麻主食嫩梢,处于采摘期的嫩梢均显示较高的含硒量,因此"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可作为富硒蔬菜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高蛋白、高产、高配合力大豆品种冀豆12为遗传基础,创造高蛋白含量新种质,分析蛋白含量相关QTL及其连锁标记,挖掘QTL中包含的优异基因,为高蛋白育种提供新种质、新标记。【方法】以冀豆12为轮回亲本,来自东北地区的红丰11、茶秣食豆、绥农14等蛋白质含量不同的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为供体亲本,通过有限回交,创造高蛋白新种质。从3个组合的回交后代品系中,选择农艺性状一致、产量与冀豆12无显著差异的4个高蛋白(50%-53%)品系和3个中低蛋白(38%-41%)品系为试验材料,参照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在20个连锁群上,均匀选取并筛选在双亲间表现多态性的SSR标记,分析冀豆12及其后代品系的遗传相似性与遗传差异,确定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及其连锁标记。通过对QTL候选区间内的基因功能注释,挖掘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优异基因。【结果】创制出一批蛋白质含量超过50%的高蛋白新种质。3个组合中分别筛选到209、201和199个双亲间多态性标记;亲本与后代间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组合的后代中高蛋白品系的轮回亲本遗传背景回复率高于低蛋白品系遗传背景回复率。3个组合中4个高蛋白品系与轮回亲本冀豆12之间的相似系数平均值为79.58%,显著高于3个低蛋白品系材料与轮回亲本冀豆12之间的相似系数平均值67.81%;轮回亲本冀豆12传递给高蛋白种质的SSR位点数平均为161个,传递给低蛋白材料的SSR位点平均数为135个,二者相差27%。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共发掘出位于14个连锁群上的22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及其连锁SSR标记,其中,18个QTL的蛋白质含量增效基因来自轮回亲本冀豆12。进一步分析显示,4个共性高蛋白染色体区段对高蛋白含量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分别位于C1连锁群(第4染色体)的75.52-80.62 cM、D2连锁群(第17染色体)的67.71-84.18 cM、G连锁群(第18染色体)的80.38-96.57 cM和I连锁群(第20染色体)的46.22-50.11 cM。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途径分析,预测了4个区段内20个可能参与7-磷酸景天庚酮糖、半胱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等蛋白质合成相关代谢途径的候选基因。【结论】冀豆12含有较多的高蛋白QTL位点,供体亲本的高蛋白遗传位点可以在以冀豆12为轮回亲本的后代中表现出来,并通过SSR分析检测到。以冀豆12为轮回亲本,通过有限回交,易于创造出高蛋白种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中硒、钙元素及鲜味和药效氨基酸的含量,为选育和推广富硒、高钙菜用黄麻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和蔬菜主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分析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鲜嫩茎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VB1、VB2、VB3、VC和VE)、钙和硒等营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叶菜类蔬菜相应指标的标准含量,其中,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100 g鲜样中硒含量分别为11.00和15.00μg,达富硒蔬菜的上限要求,为普通蔬菜的7.97~45.45倍;钙含量分别为145.0和182.0 mg,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3.16和3.17 g,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08和5.18 g。此外,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均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3和4.35 g/100 g FW,其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3.34%和42.30%,药效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6.66%和57.70%,接近鲜样淮山药中鲜味氨基酸(47.66%)和药效氨基酸(52.34%)所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结论】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是富硒、高钙且具有保健功能的蔬菜,生产上可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除草剂对菜用黄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菜用黄麻科学施用除草剂及建立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圆果种菜用黄麻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为试验材料,种子于培养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出苗5d时选取长势一致的幼苗进行移栽,移栽5d后喷施不同浓度(0.025~1.500 mg/kg)的除草剂莠去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别在喷施后第1、5、9、13和17 d测定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活性.[结果]喷施不同浓度除草剂后,两个菜用黄麻品种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及SOD、POD、PPO、CAT、GST和UGT活性均高于对照.喷施后天数相同时,桂麻菜1号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及PPO、GST活性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均在1.500 mg/kg处理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CAT和UGT活性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桂麻菜2号幼苗叶片的POD、GST和UGT活性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及SOD、PPO活性波动升高.除草剂浓度相同时,桂麻菜1号幼苗叶片的MDA含量及SOD、POD活性随喷施后天数的增加波动变化,PPO和GST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桂麻菜2号随喷施后天数的增加幼苗叶片的SOD活性波动升高,UG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PPO、CAT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结论]不同菜用黄麻品种对除草剂残留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生产中若前茬施用长残留除草剂,后茬应慎重种植菜用黄麻等对除草剂敏感的作物,或间隔较长时间再进行种植,以避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