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2篇
  13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11.
【目的】研究冬季淹水对柳树生长及恢复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柳树在消落带中的适应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模拟三峡水库水位运行方案,在冬季对岸生植物柳树进行60 d全淹和半淹处理,然后出水恢复30 d,分析水淹和恢复结束时植株形态特征、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合物含量变化。【结果】柳树在全淹条件下,没有叶片、新枝及不定根生长,出水后迅速生长,经30 d恢复,其形态特征和生物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不作淹水处理的对照。半淹对柳树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出水30 d后,其形态特征、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柳树在全淹条件下生长被限制,出水后迅速恢复生长;半淹对柳树生长及恢复生长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牛呼吸疾病综合征是危害国内外养牛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致病因素包括病毒、细菌以及支原体等病原体和多种应激。养殖一线人员常常只能通过观察牛的呼吸异常而做出初步诊断,对病原体诊断的准确率低。而且,由于该病具有多病因混合感染的特征,实验室诊断也常常针对性不强,导致难以对患病动物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做出精准判断。为了给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就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的病原学、流行和危害以及诊断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常见病原,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等常用诊断方法,以及含有急性期蛋白和应激相关激素的宿主生物标志物诊断、转录组学诊断等新型诊断方法,简述其实际应用情况和优缺点,并对未来诊断方法的方向及待解决问题等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3.
为明确不同种类硒肥对小麦富硒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西中部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中麦175’为材料,在开花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种类硒肥(无机硒肥、有机硒肥、纳米硒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形成、籽粒硒积累、硒强化指数等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叶面喷施硒肥较不喷硒植株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显著提高,达5.7%~10%,且以喷施有机硒肥最高;成熟期各器官硒含量及其累积量显著提高,籽粒中硒含量达236~275μg/kg,均达到富硒稻谷标准。喷施有机硒肥较纳米硒肥和无机硒肥成熟期茎、颖壳+穗轴及籽粒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提高,叶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降低;籽粒中硒代蛋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硒酸盐降低。此外,喷施纳米硒肥和有机硒肥植株和籽粒硒强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喷施无机硒肥,且籽粒及籽粒有机态硒强化指数均以喷施有机硒肥显著最高。综上所述,小麦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有利于通过提高千粒重提高产量,有利于促进植株中硒素向到籽粒中运转,有利于减少籽粒中无机态硒积累,促进有机态硒积累。  相似文献   
114.
[目的]为了探索适用于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方法]采用不同农业废弃物资源,通过田间培肥的方式研究其对中低产水稻田土壤养分、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秸秆、沼渣的配合施用对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的效果更加显著,化肥与秸秆处理还能明显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培肥方式中,化肥+沼渣处理作物产量最高;在秸秆还田措施中,与未添加腐熟剂的处理相比,添加腐熟剂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结论]化肥与秸秆、沼渣的配合施用对中低产田土壤性质和肥力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玉米自交系铁7922的改良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以自交系铁7922为主线的改良进程,明确铁7922改良系与黄系、旅系、黄旅合成系测配组合的优、缺点.以铁7922改良系为基础,添加外来相对应种质进行母本改良,以黄、旅合成系与Lancaster进行父本改良,利用单倍体技术选育区域强势品种.  相似文献   
116.
为更加精确地解析农业松散物料压缩时表现出的应力松弛行为及松弛后的成型效果,简化应力松弛模型并获得更加直观的应力松弛特征参数,该研究将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引入农业松散物料流变学特性研究中,以农业生产后残留的玉米秸秆与马铃薯废渣为研究对象,推导建立了用于描述秸秆-薯渣混合物料应力松弛特征的分数阶模型,并以松弛比与松弛时间比率为试验指标,完成了混合物料在不同压缩密度下的应力松弛试验,利用所建立分数阶模型对应力松弛试验曲线进行了拟合回归分析,并与广义Maxwell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参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分数阶模型可准确描述秸秆与薯渣混合物料的应力松弛过程,其对松弛曲线的拟合精度高于五元件广义Maxwell模型,决定系数R~2介于0.996 4~0.999 5之间。2)分数阶模型仅有两个模型参数,分数阶阶数β与粘弹性系数K,其中β与应力松弛后残留弹性的占比、松弛比均极显著负相关,可直接用于表征物料松弛后的永久变形程度,预测其成型效果;K与弹性模量及粘性系数、松弛时间比率均极显著正相关,可用于表征混合物料的粘弹性特征及其应力松弛快慢程度。该研究成果推动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在农业松散物料流变学特性研究领域的应用,通过分数阶模型建立了秸秆-薯渣混合物料的应力松弛特性与成型效果的联系,可为进一步改进农业松散物料成型方法、获取最佳成型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7.
物理诱杀是充分利用棉铃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诱杀成虫,治源清本,把害虫消灭在危害之前。一、玉米诱集带诱杀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可以减少棉铃虫在棉田产卵及幼虫的发生量。据调查,玉米诱集带上棉铃虫的卵量是棉田棉苗上卵量的10~20倍。为达到有效诱集棉铃虫第2、3代产卵,棉田四周种植诱集带,选早熟、中晚熟两个品种,调节播种期,以保证玉米  相似文献   
118.
以PH12TB×通D1279、PHB1M×通D1279、通A6×通D1279、826F×通D1279 4份杂交材料诱导单倍体自然加倍自交结实的DH系第一代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出苗时间进行连续52d的调查,应用主基因+多基因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对种子休眠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都能够出苗的这一区段,种子休眠性强弱是由4对主基因决定,具有加性和上位性效应,主基因遗传力为99.12%~99.50%。  相似文献   
119.
 运用相关关系分析确定权重系数,并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进行土壤综合肥力分析。通过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pH值等5个土壤肥力指标测定,对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自然林、混合林、茶园、玉米地、橡胶林、水稻田)的38个表层(0~20cm)土壤肥力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和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综合肥力质量排序为:自然林(64.30)>混合林(60.66)>茶园(57.09)>玉米地(52.66)>橡胶林(41.49)>水稻田(35.81)。  相似文献   
120.
贵州省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阐述了贵州省蔗区旱坡地比例高达90%以上、良种匮乏、栽培技术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成本高、制糖企业产品单一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制约贵州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和贵州省制糖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高端人才进行创新研究、延长产业链、积极开展山地农机研发与应用等对策,旨在为黔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