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2篇
  13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育105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2001年杂交育成。母本LH3为自选系,是1993年以外引系M017为母本,外引系81162为父本杂交,于1999年育成,父本红轴598'为外引系于2000年从辽宁省铁岭农科院引进。2002-2003年进行院内产比试验及抗病初鉴,2004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晚熟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晚熟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2.
日本牛的遗传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回顾了日本牛种资源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日本牛的遗传资源状况和各主要牛种的特征特性;从日本牛的遗传可变性和遗传距离等方面分析了日本牛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并展望了日本黑毛和牛、日本褐牛、日本短角牛、日本无角牛、见岛牛、口子岛牛等日本牛种资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3.
甜荞和苦荞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甜荞和苦荞为材料 ,对荞麦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小红花甜荞染色体核型为 2 n=2 x=16=12 m 4 sm (4SAT) ;日本甜荞和山西甜荞染色体核型均为 2 n=2 x=16 =16 m(4SAT) ;威宁苦荞染色体核型为 2 n=2 x=16 =12 m(2 SAT) 4 sm。小红花、日本甜荞、山西甜荞和威宁苦荞的染色体臂比变化范围分别为 1.10~1.86、1.11~ 1.5 7、1.0 6~ 1.5 2和 1.2 0~ 2 .89。小红花和威宁苦荞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4.
烟草青枯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对烟草青枯病有效防治的生防菌,通过稀释涂布法从烟株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69-1,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并用该菌株进行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菌株69-1处理烟株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宽、最大叶长、上中下部烟叶单叶干重、最大叶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且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60.42%,同时对不同处理组的初烤烟叶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分析,发现菌株69-1处理相对于对照组烟叶品质更佳。该菌株菌剂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烟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而且还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可为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通化地区玉米生产的现状及育种进展情况。指出通化市农科院近期玉米育种的成功经验是利用模仿战略,并提出了下一步育种对策。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优势种群及其蓄水前后的变化,对三峡库区万州区、云阳县和巫山县等3个采样点土壤可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可培养微生物总量在淹没后均略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真菌数量略有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略有减少,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3种可培养微生物所占比例来看,细菌和真菌占有比例略有增加,放线菌比例略有减少,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管是淹没前还是淹没后,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其次,真菌数量最少。消落带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在淹没前后变化不明显,说明当水位消减后消落带土壤中的微生物总数恢复较快,在土样中共分离出优势放线菌和优势真菌各3属。  相似文献   
87.
临麦2号是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鲁麦23为母本,临90—1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谱选择而培育成功。2004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4]021号。经多年示范与推广,突出表现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稳产性强、抗逆性好、产量结构均衡发展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在当前三峡库区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下,采取何种适合的生态治理技术以解决库区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生态治理模型整体框架结构,提高中、陡土坡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稳定性;通过等高种植平面绿化技术、土工格室垂直绿化技术,提高消落区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通过不同高层区段消落区适宜植物"乔—灌—草—藤(177~170 m)、"灌—草—藤"(170~160m)、"草—藤"配置(160~145m),对消落区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及景观层次起提高作用。[结果]通过模型设计,将传统混凝土护坡技术与现代生态护坡技术相结合、等高种植平面绿化技术与土工格室垂直绿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高度统一、系统稳定性与开放性的高度统一、植被覆盖率与景观层次的高度统一。[结论]该土工结构模型的应用对三峡水库中陡土坡消落区生态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施农家肥增加幅度最高,增加值分别为0.66 g kg-1和0.07 kg m-2。试验地区水稳性团聚体以5 mm和0.25~0.5 mm为主,含量分别为37%~57%和13%~20%;随着土层深度增加,5 mm团聚体含量降低,0.25~0.5 mm团聚体则增加;农家肥能显著增加5 mm团聚体含量,同时降低0.25~5 mm团聚体含量。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0.25~0.5 mm团聚体外,5 mm至0.5~1 mm团聚体之间,粒径越小,有机碳含量越高,其中0.5~1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83 g kg-1;与其他处理相比,农家肥的施用能明显增加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试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5 mm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0.25~5 mm团聚体负相关(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90.
采用3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优质小麦新品种淄麦12在适宜播期播量条件下的施肥效应参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氮磷钾肥料三要素与产量关系数学模型,得出了三者对产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磷肥>钾肥>氮肥。实现淄麦12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施肥措施是:每666.7m2施纯N 16.13-20.79kg,P2O59.20-10.93kg,K2O 5.17-8.97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