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柱孢属(Cylindrocarpon)真菌和参类锈腐病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柱孢属(Cylindrocarpon)真菌是引致人参和西洋参锈腐病的重要病原菌。根据国内外相关献和目前生产现状,综述了引起参类锈腐病的柱孢属真菌的分布与危害、形态与分类、致病性和寄主范围、病原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并对该属真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界,由于地理、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物种都被限制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生存发展,这些物种即为本地种.外来物种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历史上没有自然发生分布而被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入的物种.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这种物种可以称为外来入侵种或外来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3.
对辽宁省岫岩县6个五味子园的五味子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真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拮抗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5号样地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真菌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其他样地,6个土样中共分离到微生物168株,对五味子茎基腐病病原菌有拮抗性菌株11株,其中菌株1-1、3-1和3-2抑菌效果尤为明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靶标菌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真菌69株,经鉴定属于11个属,其中以镰刀菌属为优势属。  相似文献   
14.
辽宁营口地区锦鸡儿与树锦鸡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锦鸡儿与树锦鸡儿根瘤菌进行研究,以了解其系统发育地位及遗传多样性。通过分离、纯化、回接结瘤测定共获得了31株待测菌,并采用16S rDNA PCR RFLP及BOX-PCR等方法对这些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1株待测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全部源于中间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并产生5种不同的rDNA图谱组合。BOX-PCR研究中,待测菌株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在80%相似性水平上,将待测菌归于17个不同的类型当中。  相似文献   
15.
黄瓜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辽宁省保护地发生的黄瓜褐斑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明确该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cassiicola(B.&C.)Wei]。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该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5~35℃ ,最适pH值为5~8,水滴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病菌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35℃ ,最适 pH值为6~8 ,在PSA、PDA等常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光照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病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5~8,光照有助于孢子形成,在PSA、PDA等常规培养基上能大量产孢。病菌分生孢子在室外难以安全越冬,在保护地内能够安全越夏。该菌寄主范围广,能寄生黄瓜和番茄等20余种作物  相似文献   
16.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药剂防治持效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先施药后接种的方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防治持效期的研究。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的持效期较长,可达10 d以上,施药后15 d,保护作用效果仍在48%以上;甲基托布津、百可得和百菌清3种药剂的持效期较短,可维持7 d。  相似文献   
17.
傅俊范 《新农业》2007,(9):44-45
白粉病是危害五味子十分严重的病害之一。近几年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五味子主产区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受害苗圃发病率达100%,病果率在1O%~25%,严重影响了五味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斑病病斑扩展LOGISTIC模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情况调查显示,沈单12、沈单14、辽单120、铁单17、新铁单10、沈农1号、丹玉90等7个品种严重感染玉米大斑病,而辽单37、铁单16、掖单2等品种几乎未感染玉米大斑病,感病情况有明显差异;在感病品种上,病斑扩展模拟结果表明,LOG ISTIC模型能够反映大斑病随时间增长的动态情况,模型随品种不同而差异;病斑扩展速率在0.1196~0.1640之间,扩展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玉米大斑病指数增长期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末,逻辑斯蒂期从7月末到9月初,衰退期从9月初到玉米生育后期。  相似文献   
19.
五味子种苗带菌初步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洗涤法对五味子种子进行表面带菌检测,发现种子表面带有大量的青霉菌;采用平皿培养的方法对种子内部真菌进行检测,发现种皮携带的真菌有青霉菌、曲霉菌;种胚所带真菌主要为青霉菌、镰刀菌、曲霉菌、链格孢、根足霉。对五味子幼苗茎基部携带的真菌分离培养,发现此部位多带镰刀菌、链格孢和其他真菌。  相似文献   
20.
沈阳地区葡萄白腐病流行动态预测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葡萄白腐病[Coniella diplodiella(Speg.)Petrak & Sydow]流行动态模型研究,初步明确葡萄白腐病主要影响因素为时间、积温和降雨,葡萄白腐病果粒发病率(x)与葡萄生长时间(t)、有效积温(T)、累积降雨量(R)关系可用LOGISTIC模型和GROWTH模型模拟;在普通果园内,葡萄出芽后69-81d(7月中下旬);或有效积温5473-6493℃,或累积降雨量324.1-351.7mm,是防治葡萄白腐病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