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瓜类及茄果类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炭疽病是蔬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在保护地及露地栽培中都时常发生,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北方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炭疽病在一些主要蔬菜产区为害日益猖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对蔬菜炭疽病的研究较少,由于该病的防治方法单一,很多种植者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治疗。为了更好地摸清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对该病进行有效控制,笔者于2005—2006年对北京城郊保护地及露地栽培蔬菜的炭疽病进行了调查,发现炭疽病在多雨年份流行蔓延速度快,为害时间长,为害重;在黄瓜、茄子及辣椒等蔬菜上发病较重,尤其是黄瓜炭疽病2006年在北京地区已造成大面积为害,导致黄瓜大幅度减产,损失极其严重。本文主要介绍上述3种蔬菜炭疽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2.
西瓜、厚皮甜瓜果斑病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世界一些地区先后发现西瓜果斑病的为害,病害症状与瓜类炭疽病和疫病相似,不仅为害西瓜,还为害厚皮甜瓜、苦瓜等多种作物,应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果斑病是新病害,易使瓜农、农药经营者甚至是农技人员误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笔者结合试验、调研及在日本期间的厚皮甜瓜栽培实践,将瓜类果斑病的防治进展撰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3.
傅俊范 《新农业》2000,(7):41-42
  相似文献   
114.
傅俊范 《新农业》2007,(5):46-46
五味子大面积人工栽培,因地块选择、栽培技术或气候条件等常有霜冻伤害的现象发生,对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5.
116.
药用植物新病害细辛叶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报道了细辛叶枯病病原学、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的研究结果。该病是一种毁来性新病害。病原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Hartig)Deighton),属中国真菌新记录种,采用菌块切害水滴保湿产孢法解决了病菌人工培养不能形成分生孢子的难题。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病菌可以产生经色素。越冬分生孢子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为病害初侵染提供大量菌源。低温高湿强光加速病害流行。采  相似文献   
117.
本文调查了穿山龙黑斑病的田间发生流行规律,并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3个穿山龙种植区均有黑斑病发生,病害的始发期为6月,盛发期为7月中、下旬,8月田间病情有所停滞,9月病情持续加重。田间病情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病斑直径和数量变化与田间病情动态基本一致。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穿山龙黑斑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6%。  相似文献   
118.
以新疆厚皮甜瓜K7品系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甜瓜的遗传转化研究,建立了新疆厚皮甜瓜的遗传转化体系。将GO基因导入甜瓜材料,分子检测和DAB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甜瓜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并具有较好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9.
梨黑星病流行时间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的流行学模型拟合2002年和2003年莱阳地区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的系统监测数据,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梨黑星病病叶率随时间的变化动态;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平均病斑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根据Logistic模型。梨黑星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在梨树初花期后的60d内。  相似文献   
120.
稻曲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1987年至2002年期间有关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 (Cke.)Tak.]的文献报道基础上,对稻曲病的分布与危害、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影响因子及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着重讨论了稻曲病菌的自然形态特征、人工培养条件下的性状和水稻抗稻曲病鉴定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