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龙胆草斑枯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胆草 (GentianascabraBunge)属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入药 ,具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作用 ,属辽东山区特产药材。由于龙胆草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1985年辽宁省清原县将龙胆草从山上野生状态引种归圃人工栽培成功 ,现已成为当地农民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两高一优”的重要致富项目。随着栽培环境的变化和栽培面积的扩大 ,龙胆草斑枯病逐年加重并造成毁灭性损失 ,成为龙胆草产业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1 病害症状龙胆草斑枯病由龙胆壳针孢 (Septoria gen tianaeTh櫣m)所致 ,该菌属半知菌亚门 ,腔孢纲 ,球壳孢目真菌 ,主…  相似文献   
142.
辽宁省发生穿山龙锈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又名穿龙薯蓣、穿地龙等, 为薯蓣科, 薯蓣属缠绕藤本药用植物, 主产于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1].其根茎入药, 具有舒筋活血, 消食利水, 祛风止痛功效.有效成份皂素是止痛药、避孕药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我国穿山龙主要源于野生, 由于国内外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迅猛发展, 穿山龙需求量迅速增长, 近年来辽宁东部山区为了发挥野生资源优势, 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穿山龙.在人工栽培条件下, 穿山龙锈病发生危害严重.   相似文献   
143.
树莓灰斑病病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树莓灰斑病病菌(Cercospora.rosicola Pas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适合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此温度亦利于孢子萌发,该病菌在pH 4~9条件下均能很好生长.  相似文献   
144.
以树莓生产上常发生的树莓灰霉病为调查对象,对辽宁省树莓主栽区的5个树莓种植基地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辽宁树莓灰霉病发生严重.笔者通过了解树莓灰霉病发生流行的特点,结合病害调查情况,分析了该病严重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5.
以丁香和苦参复配液作为供试药液,研究其对人参锈腐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丁香与苦参提取液复配的增效比值为1.96;对人参锈腐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菌丝干重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对病原菌的最低抑茵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为4 mg/mL.  相似文献   
146.
木霉菌ECT-01-2对人参锈腐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霉菌株ECT-01(Trichoderma sp.)为出发菌株,孢子经紫外线照射处理后获得1株高拮抗活性的突变体ECT-01-2。通过对峙培养与发酵液处理,研究突变体ECT-01-2对人参锈腐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ECT-01-2对人参锈腐菌的抑制率高达83.68%。发酵液对人参锈腐菌丝和孢子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明确了ECT-01-2对人参锈腐菌的拮抗机理以竞争、重寄生、抗生作用及溶菌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47.
枯草芽孢杆菌B03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因素筛选和均匀设计试验对拮抗性枯草芽孢杆菌B03发酵生产活菌体的液体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出了以经济、易得的玉米粉和豆饼粉为碳、氮源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玉米粉3.0%,豆饼粉6.0%,K2HPO4.3H2O 0.3%;最佳发酵条件为:种龄21~24 h,接种量5%,500 mL三角瓶装液量50 mL,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35℃,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周期60~66 h。利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验证试验,获得了104.24×108~105.75×108cfu/mL的活菌体产量,较原始基础发酵培养基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的菌体产量提高了96%以上。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定量研究和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日传染率和潜育期(显症率)的主导因子。经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日传染率的回归方程,R1=0.5048+0.03437DTi+1.989*103'DPi*DTi+0.4859Ln(Wli);R2=0.0360+0.2799sqr(DPi)+0.0384DTi+0.7680Ln(WIi);R3=-0.9027+0.2567sqr(DPi)+0.03934DTi+0.8812Ln(WIi)。其中,R1,R2,R3分别代表病茎秆、茎秆病斑和叶片病斑的日传染率;DPi,DTi,WIi分别代表露时、露温和风速。显症率采用了方程PP=sin2(-118.65+1.2089TT)进行拟合,PP为累积显症率,TT为累积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149.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及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供试品种全部发病,无高抗品种。通过人工接种观测了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并绘制了病害季节流行曲线。根据田间传播梯度观测结果,拟合了病害传播梯度模型。田间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发生此病玉米可减产1.67%~36.95%,平均产量损失率为15.38%。  相似文献   
150.
对短梗五加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5~2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2.5~8,最适pH值为5;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49℃、10min.菌核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20℃;pH值3~8间菌核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5;菌核致死温度为54℃、1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