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药用植物土壤中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五味子、穿山龙、人参等19份辽宁药用植物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放线菌272株,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到对穿山龙黑斑病病原菌有拮抗性菌株38株,复筛结果表明:菌株LJG66,SWJ225,SWJ211对人参锈腐病病原菌,穿山龙黑斑病病原菌,草莓灰霉病病原菌抑菌效果均较好。其中,SWJ225的96 h发酵液对穿山龙黑斑病抑菌圈直径可达到30 mm。经初步鉴定,3株放线菌均属链霉菌属。  相似文献   
172.
槭菌刺孢红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槭菌刺孢红色素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并针对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抗坏血酸和蔗糖等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对槭菌刺孢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除强碱(pH〉9)、强光照对槭菌刺孢微生物红色素有不良影响外,对其无明显不良影响。因此,槭菌刺孢红色素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73.
辽宁省葡萄白腐病的田间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葡萄白腐病田间发生规律研究,认为葡萄白腐病发生与生育期、温度、湿度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多因子模拟表明,该病害多因子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葡萄白腐病流行动态随气象因子变化情况。沈阳地区该病害防治时间为6月初;时间指数增长期为葡萄出芽到7月初,逻辑斯蒂时期为7月初到9月中旬;衰退期9月中旬以后。在发病前期合理使用2 5%甲硫.腈菌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等药剂,可有效控制葡萄白腐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4.
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outhern bean mosaic virus,SBMV)是我国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南方菜豆花叶病毒日本分离物(SBMV-J)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及其上游基因的cDNA片断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BMV-J cp基因由80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66个氨基酸,SBMV-J与其它分离物及株系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3%~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97%。由于SBMV各分离物及株系cp基因的同源性较低,难于设计出较长的普通PCR引物。通过较短引物设计和TaqMan-MGB探针技术,建立了SBMV的实时荧光RT-PCR一步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低限是0.16 pg,最佳检测总RNA的量是0.16 ng。  相似文献   
175.
细辛叶枯病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辛叶枯病(Mycocentrospora acerina(Hartig)Deighton)是一种毁灭性新病害。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早春可再生大量次生孢子,成为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该病是一种典型的多循环病害。气流和雨滴飞溅是田间病害传播的主要方式,种苗带菌可进行远距离传播。低温、高湿、强光有利病害流行,其中温度是影响田间流行动态的主导因素。周年发病动态可分为春季始发期、初  相似文献   
176.
细辛叶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确认细辛叶枯病病原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Hartig) Deighton),是我国真菌新记录种。该菌分生孢子萌芽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pH7。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即可萌芽,条件适宜时0.5h即可产生芽突、5h萌芽率近10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接近50℃。田间病残叶上的分生孢子230天后仍具9%的萌芽率。新生菌丝在有光条件下可产生鲜艳的玫瑰红色素。该菌在供试的多种培养基上不能形成分生孢子,采用菌块切割、水滴保湿的方法可以诱生大量分生孢子。该菌对细辛有较强的致病性,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可以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177.
细辛锈病在辽宁省发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锈病在辽宁省发生初报傅俊范,姚远,刘伟成(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110161)细辛是马兜铃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1993年5月下旬作者在辽宁省桓仁县一细辛园发现细辛锈病,该园细辛均为5年生,面积3亩(80帘),园内栽有多株苹果、梨树。发病率达4...  相似文献   
178.
黄瓜褐斑病病原与发病情况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黄瓜褐斑病病原与发病情况调查研究初报房德纯,傅俊范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110161黄瓜褐斑病Corynesporamelonis(Cooke)Lindau辽宁省1992年首先在海城发现,以后相继在沈阳、瓦房店等地发生,病情发展迅速,为害日益严重。199...  相似文献   
179.
细辛叶枯病病原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80.
辽宁省玉米锈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玉米锈病田间症状和病原菌形态,鉴定确认辽宁省玉米锈病是由玉米柄锈菌(Pucciniasorghi Schw.)所致。病原菌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夏孢子萌发温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100%;萌发pH为4~10,最适pH值为7。供试碳源对夏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最适碳源为蔗糖。供试氮源对夏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酪氨酸的抑制作用最大。夏孢子致死温度为47℃、10min;冬孢子致死温度为49℃、10min。冬孢子室内常温下越冬最多存活7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