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以4个生产上主栽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曲利苯兰透明染色法,系统研究了草莓白粉病菌在不同抗性草莓品种上侵染过程的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草莓白粉病菌的侵染过程可分为: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侵入寄主产生吸器、菌丝扩展和分生孢子链产生。而草莓不同品种对白粉菌的抗性表现在附着胞产生后的各侵染阶段,随品种抗病性增强,病菌侵入率降低,吸器数目减少,菌丝扩展缓慢,分生孢子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232.
<正>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小浆果类果树,果实蓝色,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随着蓝莓的大面积商业化种植,其病害的发生也愈加频繁。2013年7月对沈阳市蓝莓种植园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新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基生枝中上部芽眼,受害芽坏死,芽眼周围出现褐色或红褐色椭圆形病斑,凹陷,后期中部呈灰白色,病斑  相似文献   
233.
白头翁[Pulsitilla chinensis(Bge.)Regel]黑粉病是近年来辽宁东部山区发生的重要病害.对白头翁黑粉病病原菌(Urocystis pulsatillae(F.Bubak)Moesz)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头翁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速度慢且萌发率较低,加入抗坏血酸对冬孢子萌发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该菌冬孢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0~25℃,适宜萌发pH值为4~7,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天门冬氨酸,冬孢子致死温度为56%.  相似文献   
234.
试验研究了6种金属离子在不同浓度梯度下对人参锈腐病菌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e2+、Mn2+、Mg2+、Ca2+、Cu2+、Zn2+对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离子浓度0.5μg/mL时孢子不能萌发;Fe2+、Mn2+、Cu2+、Zn2+对人参锈腐病菌菌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235.
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田间混发流行过程及其产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人工接种试验,分析比较了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单独及混合发生的流行过程及对花生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病害混发初期,病害间无明显的相关性,随着病情加重,病害间的负相关性逐渐增大并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病害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生育期接种发病情况有所差异,在开花初期和盛花期接种,褐斑病和网斑病的病情较重,而在开花末期接种的病情较轻,但都能表现病害间的抑制作用。病害混发时造成的产量损失小于各病害单独造成损失之和,对白沙1016和四粒红接种2种病菌,病害混合发生所造成产量损失约为各病害单独引起损失之和的77.2% ~ 85.7%和76.1% ~ 79.6%。在不同生育期接种2种病菌,2个品种产量的损失均随着侵染时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36.
采用叶盘法筛选到1株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较好的芽孢杆菌N22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用N22菌株的16S r DNA序列与其相关种属进行比对,其序列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都具有100%的相似性。系统发育分析也表明,N22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及解淀粉芽孢杆菌聚在一个枝上。经进一步克隆了该菌株的gyr A基因序列,其比对结果中相似度高的菌株中只出现了解淀粉芽孢杆菌,其Query cover达到91%。因此,该菌株最终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以解淀粉芽孢杆菌N22菌株的田间防效显示,当发酵液菌体孢子含量为10~7个/m L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76.94%。  相似文献   
237.
白头翁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头翁叶斑病病原菌银莲花壳二孢(Ascochyta anem ones Kab.et Bub.)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白头翁叶煎汁+PDA,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为6,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分生孢子器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PSA,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9,在黑暗下易于形成分生孢子器,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甘氨酸;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pH在7~9较适,在光照下易于萌发,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天门冬氨酸;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7℃,10 m in。  相似文献   
238.
本文采用比色法,初步研究了绿色木霉菌Tv04-2菌株固体发酵产物对人参幼苗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表明,用木霉菌发酵物处理后的人参幼苗叶片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4.0%、12.8%、34.0%,显示了木霉菌株Tv04-2在促进人参抗病性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239.
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outhem bean mosaic virus,SBMV)是我国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南方菜豆花叶病毒日本分离物(SBMV-J)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及其上游基因的cDNA片断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BMV-J cp基因由80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66个氨基酸,SBMV.J与其它分离物及株系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3%-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97%。由于SBMV各分离物及株系印基因的同源性较低,难于设计出较长的普通PCR引物。通过较短引物设计和TaqMan-MGB探针技术,建立了SBMV的实时荧光RT-PCR一步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低限是0.16pg,最佳检测总RNA的量是0.16ng。  相似文献   
240.
药肥处理对老参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棉隆和多菌灵结合拌施有机肥处理技术对老参地进行改造,研究了药肥处理对老参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参地经过棉隆和多菌灵拌肥处理后,土壤中真菌数量分别下降24%和27%,细菌数量分别增加15.09%和24.52%,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8.84%和31.54%;土壤p H分别提高4.18%和7.57%,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5.09%和5.72%,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28.36%和3.67%,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51.13%和16.8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药肥处理主要通过增加老参地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来降低土壤中真菌数量,通过增加有机质含量来增加细菌及放线菌数量。综上,药肥处理可以改善老参地的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土壤化学性质,从而可能减轻人参轮作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