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褐斑病和网斑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明确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以期为抗病育种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对辽宁主栽的16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褐斑病和网斑病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花生品种(系)对两种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但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褐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阜花17’属抗病类型,‘鲁花11’、‘铁引花2号’、‘良青8号’、‘新花2号’和‘锦花15’属中抗类型,其余属高感或感病类型。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鲁花11’、‘铁引花2号’和‘白花生’属抗病类型,‘黑花生’、‘新花2号’、‘花育20’、‘锦花14’、‘新花1号’、‘锦花15’和‘良青8号’属中抗类型,其余属高感或感病类型。多数花生品种(系)对花生叶斑病综合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92.
辽宁省玉米苗枯病调查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辽宁玉米产区大面积发生了玉米黄枯苗、死苗现象。笔者对沈阳、铁岭、抚顺、锦州、鞍山等地的玉米苗枯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病田地势、土壤状况、苗枯发生情况以及苗枯发生症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病虫危害、气候高温干旱、土壤条件不适是引起玉米苗枯病的三大原因,其中以病害为主要原因。在各种玉米苗期病害中又以玉米顶腐病发生最为严重,玉米顶腐病已成为造成辽宁省玉米苗枯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93.
建立和优化了花生疮痂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为研究花生疮痂病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和细调性单因素试验对模板DNA用量、最适引物、引物浓度、Mg~(2+)浓度、Taq酶浓度、d NTPs浓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影响ISSR反应结果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优体系中各成分浓度分别为Mg~(2+) 2. 0 mmol/L,dNTPs 0. 2 mmol/L,Taq酶1. 5 U,引物0. 88μmol/L,模板DNA 30~40 ng/25μL;筛选出8条适用于花生疮痂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ISSR引物。  相似文献   
94.
人参核盘菌菌核在自然环境及人工培养条件下很难产生子囊盘,主要通过菌核进行菌丝型萌发侵染寄主。为明确人参核盘菌菌核的菌丝型萌发特性,对人参核盘菌菌核的萌发历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参核盘菌菌核吸水性强,前期吸水速度较快,菌核吸水饱和后,是吸水前菌核平均质量的1.99倍。菌核吸水后3 d开始菌丝型萌发,8 d时菌核的菌丝型萌发率到达97.8%,而未吸水的菌核则不能萌发产生菌丝。菌核在干燥的土壤环境中的菌丝型萌发率极低,土壤湿度越大越利于菌丝型萌发。菌核龄越大所需的菌丝型萌发时间越长。15.0~22.5℃为菌核菌丝型萌发的适宜温度。pH为6.0时,其菌核的菌丝型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95.
对近年来新发现的梨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的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为PDA培养基,温度25 ℃,pH 7,暗处理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4 ℃,10 min;担孢子最佳萌发温度为20 ℃,pH 6,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明显,担孢子致死温度为52 ℃,10 min。该菌产孢的培养基配方为燕麦15 g、琼脂15 g、葡萄糖10 g、甘氨酸2 g、CaCO3 0.5 g、NaCl 2 g、水1 000 mL,pH 6。相对湿度95%以上,光暗交替及低温诱导均有利于产孢。离体果实接种的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A. bombacina除侵染梨果实外,还可侵染苹果、草莓、樱桃、油桃、杏和枣等果实,但不侵染蓝莓、葡萄、橙和猕猴桃等果实,对山楂、橘和柚果实的侵染能力较弱,且对橘和柚的侵染仅限于果皮,不深入到果肉组织中,A. bombacina对梨、苹果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96.
龙胆草斑枯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胆草斑枯病是近几年生产上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作者对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是一种高温高湿喜光病菌。高温、高湿、裸露和低密度栽培有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根据病害的发生规律将侵染循环分成五个阶段。只有采取种苗消毒、田园卫生、遮阴栽培和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7.
在广西蓝莓产区发现一种叶斑病,为明确该病害致病菌种类,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其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的颜色、大小、附属丝等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可致蓝莓叶片产生褐色病斑,边缘有深褐色晕圈,后期产生黑色分生孢子盘。该菌菌落呈白色,背面乳白色至淡黄色,产孢细胞无色透明,圆棒状。分生孢子21.5-25.8 μm×5.5-7.5 μm,中间3个色胞同为橄榄色,具2-3根顶端附属丝,长11.4-21.6 μm。结合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 Pestalotiopsis tranchicarpicola。这是Pestalotiopsis tranchicarpicola引起蓝莓叶斑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8.
辽宁省药用植物病害种类调查及其病原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宁省药用植物病害种类调查及其病原鉴定傅俊范,王崇仁,韩桂洁,姚远,周振生(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村多种经营和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药用植物栽培面积逐渐扩大,新的药用植物种类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病害日趋严重,已成为药用植物栽培生产中的...  相似文献   
99.
傅俊范 《新农业》2007,(7):46-46
五味子果实日灼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每年都会在生产上造成一定的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
目前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仍是综合防治措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了验证新农药的药效,为生产上推广及交替使用药剂提供依据,于1981和1982年进行了瑞毒霉、乙磷铝、多霉灵、R_9和 R_(14)等新农药与常用药的对比试验,结果如下。一、药剂种类及来源25%瑞毒霉 WP 进口样品60%多霉灵(7904) 沈阳化工研究院40%乙磷铝上海农药厂原药(1981年用苏家屯沙河口农药厂加工、1982年用沈阳化工研究院加工)。10%R_9乳剂沈阳化工研究院10%R_(14)乳剂沈阳化工研究院25%百菌清 WP 哈尔滨市售新植霉素石家庄曙光制药厂66%代森锌 WP 沈阳市苏家屯农药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