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对比不同类型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垄的温热性能,设置处理1为梯形土垄(T1),底宽40cm,高15cm;处理2为栽培槽(基质)宽度减小一半SSC垄(T2),底宽为35cm;处理3为槽体全嵌入(15cm)地平表面的SSC垄(T3),高度为0cm;处理4为半嵌入(5cm)地平表面的SSC垄(T4),高度为10cm;处理5为外侧无土包被的单一裸槽垄(T5),宽度为10cm;处理6为标准SSC垄(T6),规格与土垄一致。分别探究了宽度差异(T1、T2、T5和T6)和嵌入深度差异(T3、T4、T5和T6)栽培垄的根区温热变化特征及其甜椒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宽度差异的栽培垄中,T6根区抵御环境低温的能力最强,最低温度分别比T1、T2和T5高0.55、1.27和1.33℃。T6的侧面和垂直方向上的热量传递较为缓慢和持久,能够蓄积更多的热量。嵌入深度和土壤包被差异的栽培垄中,T5抗低温能力最弱,T6抗低温能力最强,最低温度分别比T3、T4和T5高0.44、0.84和1.55℃。T3根区温度的稳定性较强。相对的,T3侧面和垂直方向上的根区热量传递缓慢,T5热量传导最为剧烈,T6在2个方向上的吸热时间较长。此外,宽度差异栽培垄中,T2、T5和T6甜椒幼苗生长优于T1,且T6最优;嵌入深度和土壤包被差异栽培垄中,T5甜椒幼苗的生长比其他处理差,T3和T6甜椒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但T6更有优势。总之,T6抗低温的能力比其他处理强,能够有效蓄积热量并且减缓热量散失,为冬季日光温室甜椒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根区温度条件,促进甜椒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基肥)对苹果产量的影响,开展苹果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设置了有机肥替代化肥(基肥)20%、40%、60%和100%处理,并分析了不同处理的苹果产量、投入产出情况以及不同处理的化肥偏生产力(PFP).结果 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基肥)能够提高苹果产量,提高商品果率,有机肥替代40%化肥(基肥)和有机肥替代60%化肥(基肥)均能够显著提高苹果产量.综合分析,有机肥替代40%化肥(基肥)的667 m2平均纯收入最高,且化肥用量减少19.5%,提高了化肥偏生产力,能够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23.
24.
SRSC垄宽和垄高对日光温室甜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不同宽度(基质或土壤体积)和高度的SRSC垄对甜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而确定最优的SRSC栽培垄参数。以甜椒为试验材料,并以土壤栽培垄为对照(CK),分别设置10cm(W10)、35cm(W35)和40cm(W40/H15)不同宽度及0cm(H0)、10cm(H10)和15cm(W40/H15)不同高度的SRSC栽培垄,测定采收时甜椒的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宽度的SRSC垄中,CK与W35和W40/H15的甜椒的各项生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而W10的甜椒的株高、茎粗和地上干鲜质量低于其他处理,生长最差,但其产量高于CK;W40/H15的甜椒产量最高,比CK高34.2%;不同高度的SRSC栽培垄中,H10甜椒的株高、茎粗及地上干鲜质量显著低于CK,生长最差,而H0和W40/H15甜椒的株高、茎粗、地上及地下干鲜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且二者的甜椒生长优于H10。H0的产量最低,而W40/H15的产量最高,比H0高60.4%,同时比CK高34.2%。综上,W40/H15对甜椒生长的影响相对较优,并且对其产量的提升效果最好,即SRSC垄宽为40cm,垄高为15cm时,生产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小农户种植业生产情况调研,分析了制约当地小农户发展的生产及销售方面的因素,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当地优化小农户种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土壤调理剂和生草技术是改善果园土壤质量、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不同类型的土壤调理剂和生草的裂区试验,主区为土壤调理剂处理:不施土壤调理剂(CK)、生石灰(QL)、化学土壤调理剂(KB)、腐植酸类土壤调理剂(SC)和生物有机肥(BOM),副区为清耕(CT)和生草(GR)处理,共设10个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27.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作为2018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技术之一,具有省工、增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优势,充分了解和认识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限制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推广方案及扶持政策,对深入推进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发展,助力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外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的经验与启示、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基础以及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优势等三方面对我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从区域生产条件差异、生产成本增加、配套技术不足等多方面对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限制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正>2022年洪涝、干旱、台风等灾情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多地散发,化肥价格大幅上涨、持续高位运行,农业生产和科学施肥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全国肥料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形式、务求实效,在目标上突出抗风险、在内容上突出智能化、在手段上突出组装集成。各地聚焦稳粮保供和绿色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创新思路、重点突破,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落实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