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5篇
  2022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阐述WebGis内涵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现状,针对传统橡胶产业管理方法的不足与缺陷,结合WebGis技术,设计了基于WebGis的橡胶产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系统。系统采用Oracle9i构建数据库来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利用ASP.NET、ADO.NET技术和visualC#语言进行二次开发,采用数据、业务逻辑、用户界面分离的多层结构。为海南农垦橡胶产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动态管理,更能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全局优化。  相似文献   
42.
橡胶林在海南岛分布较广,是海南岛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在海南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样青梅林在海南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地位也极其重要。本文分析海南岛橡胶群落与青梅林群落物种组成与区系成分特征,结果表明:(1)在调查面积为10 400 m2橡胶林样地内共有种子植物91科296属450种;在调查面积为3 600 m2的青梅林样地内共有种子植物45科84属94种。(2)橡胶林群落主要由大戟科、禾本科、茜草科、蝶形花科和菊科组成;青梅林群落主要由茜草科、大戟科、豆科、番荔枝科和无患子科组成。(3)橡胶林群落热带成分的科有58个,占总科数的63.7%,青梅林群落热带成分的科34个,占总科数的75.6%,表明了橡胶林群落和青梅林群落同样都具有热带性质。(4)橡胶林中热带亚洲的属37个,占总属数的12.5%;青梅林群落中热带亚洲的属22个,占总属数的26.2%,表明青梅林群落热带亚洲亲缘性较强。(5)海南橡胶林群落世界广布科有24个,占总科数的26.1%,世界广布的属有14个,占总属数的4.8%,分别高于青梅林群落的15.6%和1.2%,橡胶林群落世界广布分布比例较高表明了其群落过渡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橡胶[Hevea brasiliensis(H.B.K.)Muell.-Arg.]林土壤和根系(根际和根表)广谱病原微生物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以海南(儋州、万宁和乐东)和西双版纳(景洪、勐仑和勐满)地区健康橡胶林的土壤、根际和根表为材料,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橡胶林病原微生物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物...  相似文献   
44.
【目的】调查海南橡胶林林下药用植物资源状况,为林下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资料查询、标本采集与鉴定的方法,对海南橡胶林林下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海南橡胶林林下有药用植物102科288属415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药用蕨类植物11科14属20种,药用被子植物90科273属394种;药用植物中全株可以入药的植物有331种,占79.8%,清热药种类最多,达到163种,占总数的39.3%。【结论】海南橡胶林林下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林药一体化的种植模式,加大林下药用植物开发力度,促进南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5.
对26个油棕新质RYL14~RYL40幼苗期间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冠幅、叶片数、叶宽、叶长、叶厚度等进行13个月的连续观测,农艺性状表现评价结果表明:26个油棕新品种在幼苗期、苗圃生长期对我国热带北缘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与国外相比生长表现基本一致,且无明显病虫害。  相似文献   
46.
橡胶树与其他乡土树种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兰国玉    谭正洪  吴志祥    祁栋灵    杨川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6):26-30
为了探讨橡胶树与其他乡土树种混交对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影响,以橡胶纯种林、橡胶×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林和橡胶×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林地土壤表层(0~10 cm、10~20 cm、20~30 cm)中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火力楠混交林和橡胶×米老排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下降了9.61%和9.87%,且分别在不同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也减少了15.2%、8.78%、4.38%和11.95%、11.4%、5.97%;对混交林来说,微生物量碳受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影响不显著。纯种林土壤微生物熵分别比橡胶×火力楠混交林和橡胶×米老排混交林高了7.48%和3.79%。由于橡胶树与其他乡土树种混交,改变了土壤养分,而影响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  相似文献   
47.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树种多度与丰富度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国玉  朱华  曹敏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6):1086-1092
基于西双版纳20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直径≥1cm的树种资料,分析该样地树种多度(个体数)和丰富度(物种数)及其方差与变异系数在7个取样尺度(5 m×5 m,10 m×10 m,20 m×20 m,25 m×25 m,50 m×50 m,100 m×100 m,200 m×250 m)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样地环境异质性较大,多度和丰富度随着尺度的增加均表现非线性增加。(2)多度的方差随尺度增加而线性增加;丰富度的方差与尺度都表现出非线性的关系。丰富度的方差在尺度100 m×100 m上最大。(3)多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方差、变异系数均大于随机分布模型拟合的数值,表明树种在样地内分布不是随机分布。总之,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尽管多度具有可加性,只有当环境异质性不大时用小尺度多度估计大尺度多度才比较可靠;丰富度的非线性变化使得一个尺度上生物多样性"热点",在另一个取样尺度上却可能为"冷点"。  相似文献   
48.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5 a(幼龄林)、10 a(中龄林)、30 a(老龄林)的橡胶林、30 a桉树林和热带次生林,研究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分布特征,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差异及其随季节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林型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龄林>幼龄林>次生林>老龄林>桉树林,中龄林、幼龄林和次生林3种林型和另外2种林型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旱季到雨季,5种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逐渐升高,雨季明显高于旱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随土壤深度逐渐降低,5种林型下0~10 cm和20~30 cm的土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有显著差异;不同林型下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碳、含水率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9.
秦岭华山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应用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等多样性指数对秦岭林区华山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草本层的多样性>灌木层>藤本层>乔木层;西南坡的多样性最大,东坡和东北坡最小;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为1 700~2 000 m>1 000~1 400 m>1 400~1 700 m;各群丛的物种多样大小顺序为:崖棕+蔷薇+华山松群丛>荩草+美丽胡枝子+华山松群丛群丛>深绿蒿+短梗胡枝子+华山松群丛>香青+陕西绣线菊+华山松群丛>毛叶轴脉蕨+美丽胡枝子+华山松群丛>光蹄盖蕨+陕西绣线菊+华山松群丛>蛇莓+华山松群丛.  相似文献   
50.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种的区系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的热带森林研究中心1980年在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地区建立50hm2样地的技术规范,2007年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补蚌村的望天树林中建立了一块面积为20hm2的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逐一测量记录了样地中所有树干胸径≥1cm树木的胸围,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种名、确定坐标位置。基于此资料分析了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并与马来西亚的热带季节雨林样地(Lambir和Pasoh)和泰国热带雨林样地(HKK)样地内优势科和优势种做了比较。结果表明:1)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样地中热带成分的科有51个,热带成分的属有186个,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2.87%和89.42%;温带成分的科和属各有3个,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4.29%和1.44%。反映了样地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热带性质,温带成分占有一部分比例,则体现了群落的温带性质。2)马来西亚和泰国热带雨林的一些优势科,如龙脑香科、藤黄科、肉豆蔻科,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样地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与东南亚热带雨林在科的组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龙脑香科、野牡丹科、藤黄科、山榄科、橄榄科等一些科在马来西亚有大量的发展,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中这些科的物种数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