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6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以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直选系南21-3及其改良系为材料,按NCⅡ杂交模式,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直选系南21-3及其改良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BC8241Ht种质作为核心育种材料所实施的一系列改良选择,对提高自交系的配合力和杂交后代的综合表现效果是明显的。以配合力或实际测定值作为评价依据,其评价效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2.
玉米抗旱鉴定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综合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抗旱性是玉米在水分胁迫环境下,体内细胞在结构、生理及生物化学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后,最终在植株形态和产量上的集中表现,因而在干旱条件下,根据冠比,植株高度、叶片大小、叶着生姿态,叶片及叶片的蜡、角质层厚度,雄穗大小和ASI等形态特征;叶水势、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细胞内SOD、POD、CAT、LOX、PEPcase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V-C、GSH和Pro的变化,均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73.
以3个熟性7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改变玉米生长发育的温度和日长环境,从而影响玉米植株的性状。结果表明,温度和日长的改变明显影响了玉米单株叶片数、单株最大叶面积、株高和穗位高。单株叶片数与播种至雄穗分化始期的日平均气温和平均日长之间,单株最大叶面积、株高和穗位高与播种至抽丝的日平均气温和平均日长之间均表现为二元线性回归关系,模型对实际结果的拟合程度达98%(R ̄2>0.98)以上。  相似文献   
74.
【研究目的】为创新玉米育种新材料。【方法】选用热带种质按照不同比例导入到温带种质中,构建梯度热带种质群体,以梯度热带种质群体为试验材料,探讨群体遗传潜力及性状遗传差异。【结果】研究表明,株高(PH)和穗位高(EH)群体间遗传差异极显著,梯度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从100%热带种质群体到50%的热带种质群体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当热带种质比例降到25%和12.5%时,株高和穗位高显著降低。【结论】导入12.5%或25%热带种质能产生较广泛变异,符合育种需要。  相似文献   
75.
选用含有Reid、Lancaster及国内地方种血缘的自交系和品种作为基础材料,按血缘关系分别合成3个群体,再进行群体间杂交,以3个群体和6个群间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探讨群内遗传潜力和群间杂种优势.结果显示,株高(PH)、穗高(EH)、叶夹角(α)、叶向值(LOV)、播种至抽雄(STI)、播种至抽丝(SSI)、播种至成熟(SMI)和散粉至抽丝(ASI) 8个性状群体间遗传差异极显著;群间杂交后4个生育性状STI、SSI、SMI、ASI的杂种优势均为负值,株型性状株高(PH)、穗高(EH)、叶夹角(α)的杂种优势为正值,叶向值(LOV)的杂种优势为负值.表明合成的群体遗传基础丰富,群内变异较大,以群体为基础材料,可从中选育出优良自交系,组配出强优势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6.
以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晚代分步双列测交法”测定新自交系的配合力,筛选出优良自交系WZ071-4、WZ085-3和WZ084-7。研究表明,当选系测配组合增产百分率与增产组合个数的次数曲线都趋于正态分布,该分布曲线可以作为选择新自交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纯白高淀粉玉米品种万单14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单14是重庆三峡农科所以自选系白286为母本,75-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纯白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属中熟杂交种,全生育期125d左右,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抗倒的特点.一般单产6645 kg/hm2,较对照雅玉2号增产10%以上,适宜四川盆周、渝东、陕南、鄂西大部分中、高山区中上等肥力土壤作春玉米种植.子粒淀粉含量78.72%,适合山区人民食用和淀粉加工。  相似文献   
78.
本试验采用7个自选系、7个外引系、外杂选系和按NCⅡ组配的49个杂种F1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差异显著的6个形态性状应用混合线性模型、配合力两种分析方法对遗传方差和遗传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模型分析穗位叶长与叶宽仅揭示了显著的加加上位性与显性效应,苞叶长、苞叶数、苞叶重、果柄长等4个性状只揭示了显性和加性效应;而配合力分析是在加-显遗传模型基础上进行的,只能揭示加性和显性效应.两种分析方法所得各遗传方差分量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其差异因性状而异.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方法对剩余方差分量或(和)加性遗传方差分量估算不同而引起的.广义遗传力差异大小是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而引起;狭义遗传力差异一部分是基因与环境的互作,另一部分却是两种方法所估算的加性(加加上位性)遗传方差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9.
为了提高岷江干旱河谷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开展了乡土树种岷江柏、刺槐、榆树以及引进树种辐射松等4个树种造林试验研究,对黑地膜、白地膜、石块覆盖以及不加覆盖物(对照)4种处理方式的成活情况与生长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从处理方式上看,表现为覆盖处理均较对照好.其中以白地膜处理下表现最好,成活率达83.25%,保存率达79.18%;黑地膜表现次之,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为80.75%和76.75%;石块处理下,分别为75.50%和71.05%;而对照仅为65.5%和54.27%.从不同树种的生长表现上看,岷江柏表现最好,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达到92.00%和88.00%;榆树较好,二者分别达到91.67%和85.67%;刺槐次之,二者分别为81.67%和74.67%;辐射松最差,成活率仅为54.20%,保持率仅为54.03%.  相似文献   
80.
对6个中熟玉米品种在我国西南地区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的灌浆期、千粒重、株高和穗位高的变异与纬度和海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的上述4个性状与纬度和海拔之间均表现为二元线性回归关系,模型对性状的决定程度达90%以上。当海拔高度不变,纬度每升高1°,灌浆期平均延长1.13±0.038d,千粒重、株高和穗位高分别平均增加9.82±0.081g、8.22±0.941cm和3.40±0.508cm;纬度不变,海拔每升高100m,灌浆期平均延长1.33±0.149d,千粒重、株高和穗位高增加不明显。这些结果年度间、品种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