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1.
【目的】分蘖角度是水稻重要株型性状,合理的分蘖角度是培育理想株型、达到高产育种的一个关键因素。【方法】以控制水稻分蘖角度增大的显性主效数量基因TAC1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品种背景下的TAC1近等基因系,通过单本栽插、多本栽插/高产栽培以及纹枯病菌接种鉴定,分析TAC1对其他农艺性状、纹枯病抗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同一背景近等基因系之间比较,TAC1使水稻品系分蘖角度增加,有利于减轻纹枯病危害,对其他农艺性状无不利影响。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背景TAC1系有效穗数均多于tac1系;籼稻特青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高于tac1系;美国稻Lemont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低于tac1系;粳稻武陵粳1号、镇稻88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和千粒重均略低于tac1系,单株产量略高于tac1系,差异不显著。加工及外观品质方面,特青TAC1系优于tac1系,武陵粳1号、镇稻88以及Lemont背景TAC1系较tac1系有劣化趋势,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叶片较长的籼稻品种,适宜的分蘖角度范围较窄,叶片较小的粳稻品种,适宜的分蘖角度范围较宽。适当增加水稻品种的分蘖角度,有利于减轻纹枯病危害。TAC1可用于株型紧凑型籼稻品种及粳稻品种的株型改良。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奶牛称量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出一种基于三维重建的奶牛体重预估方法。首先搭建奶牛深度视频获取平台,利用Kinect相机分别采集奶牛俯视与侧视视角数据,选取深度视频中同步的俯视帧与侧视帧并转换为点云,去除复杂背景提取奶牛点云;然后利用一帧不同步的侧视点云将同步侧视点云中缺失区域补全,配准俯视与侧视点云后,基于俯视点云中奶牛脊柱的位置选取对称面,利用单视角侧视点云获取得到双视角点云,完成奶牛体表点云的重建;最后进行点云曲面重建,利用曲面模型的体积与表面积建立奶牛体重预估模型。利用29头奶牛数据验证模型效果,结果表明,奶牛曲面模型整体表面积、去除四肢及头部的体积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体重预估绝对误差在-18.67~23.34kg之间,相对误差均小于3.40%,平均相对误差为2.04%。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正常供磷(300μmol·L~(-1))和缺磷(0μmol·L~(-1))处理下水稻根毛生长、根系分泌物中独脚金内酯含量和根系中生长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施加外源独脚金内酯和生长素及其抑制剂对水稻根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供磷处理相比,缺磷胁迫下水稻的根毛和根系分泌物中的独脚金内酯含量显著增加,而根系中的生长素含量则显著降低。在缺磷条件下施加外源独脚金内酯合成抑制剂(Abamine)能够抑制根毛的生长;施加外源生长素(IAA)对根毛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施加Abamine和IAA条件下水稻根毛的生长情况与单独施加Abamine条件下相似,在正常供磷条件下施加外源独脚金内脂(GR24)能够增加根毛数量,施加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根毛数量没有变化,施加GR24和NPA条件下水稻根毛的生长情况与单独施加GR24条件下相似。由此可以推断,缺磷胁迫下独脚金内酯可能作用于生长素的下游来调控水稻根毛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玉溪市是我国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区。在2019—2021年,利用田间调查、性诱、高空灯诱等手段,对玉溪市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零星为害甘蔗、小麦、皇竹草;草地贪夜蛾在玉溪市可周年发生,在夏、秋季出现成虫诱捕高峰,2020、2021年发生程度轻于2019年;草地贪夜蛾成虫以夜间活动为主,18:00至翌日4:00成虫诱集量占24h总诱集量的82.55%,在19:00—20:00和23:00至翌日2:00各具1个诱集量高峰。  相似文献   
15.
<正>番茄潜麦蛾[Tuta absoluta(Meyri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又名番茄麦蛾、番茄潜叶蛾、南美番茄潜叶蛾。该虫起源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2006年传入欧洲的西班牙,截至2017年,已入侵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全球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受害的番茄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麦蛾是威胁全球番茄生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1]。  相似文献   
16.
17.
试验选用2%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等5种药剂进行小菜蛾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防治小菜蛾都有较好效果,2%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60 g/L艾绿士+240 g/L雷通悬浮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种药剂药后11 d、15 d,防效均高于95%,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g/L印虫威悬浮剂差异显著。其中60 g/L艾绿士+240 g/L雷通悬浮剂速效性和持效性表现最好,在药后3 d、5 d、7 d、11 d、15 d防效分别为70.16%、78.75%、84.35%、99.31%、99.29%。  相似文献   
18.
近红外结合极限学习机快速识别牛肉中掺假猪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牛肉中掺假猪肉的快速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结合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构建纯牛肉、牛肉中掺假猪肉、纯猪肉的快速识别模型,考察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一阶导数及二阶导数结合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对ELM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结果]MSC+KPCA预处理下,EL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优,训练集及测试集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86.67%和83.33%。[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ELM在牛肉中掺假猪肉的快速鉴定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选用5种杀虫剂在玉米上进行草地贪夜蛾幼虫防效同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综合防效分别为1%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90.05%,30亿OB/g、100亿芽孢/g粘颗·苏云菌可湿性粉剂96.08%,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91.3%,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73.8%,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87.8%。1%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30亿OB/g、100亿芽孢/g粘颗·苏云菌可湿性粉剂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个药剂表现出较好的综合防效,可推荐为今后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主推药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