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黏膜免疫是机体抵抗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1]。因此,检测黏膜免疫反应对评估黏膜接种方案和病原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2]。目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BALF)在下呼吸道样本的采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目前评价呼吸道黏膜免疫的常用样本。但是活体状态下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难度较大,在兽医中一般屠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进行研究。[方法]结合国内现有的种养结合模式和存在的问题,以养猪生产和玉米、花生种植为研究出发点,进行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探索研究。[结果]示范猪场和示范种植基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该研究为我国的养猪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发展思路,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养猪模式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
猪肺炎支原体的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分离猪肺炎支原体更好的方法,本试验采用剪碎法、研磨法、匀浆法和灌洗法对猪肺组织进行处理,并研究了不同肺脏组织处理方法对猪肺炎支原体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剪碎法与灌洗法获得的处理液对猪肺炎支原体的影响小于研磨法与匀浆法。采用剪碎法、灌洗法和研磨法对100份猪肺组织进行猪肺炎支原体野毒株分离的结果显示,经PCR鉴定,剪碎法分离到1株猪肺炎支原体,分离率为1%;研磨法分离到7株猪肺炎支原体,分离率为7%;灌洗法分离到2株猪肺炎支原体,分离率为2%。以上结果表明,研磨法获得的组织处理液对支原体活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分离率好于剪碎法和灌洗法。因此,研磨法是一种较好的猪肺炎支原体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P159蛋白的黏附活性,本实验利用PCR从Mhp NJ株扩增P159基因片段(3’端),克隆于pET-28a(+)进行表达,并用表达的截短蛋白进行黏附试验。结果表明,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约为450 bp;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分子量为46 ku;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重组蛋白能够与Mhp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表达的截短蛋白与Mhp的黏附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可以粘附于猪肺上皮细胞(SJPL)表面,并部分抑制Mhp对SJPL的粘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Mhp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江苏省部分地区动物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间接血凝(IHA)试验方法对江苏省部分地区(徐州、连云港、盐城、宿迁、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常州、宜兴、昆山)动物弓形虫病进行血清学调查。试验血清样品稀释度在1∶64时,致敏血球达到50%以上凝集的血清样品判为阳性。结果在所调查的1 100份血清样品(猪、牛、羊、猫、狗等动物)中弓形虫抗体呈阳性者为145份,占总调查血清数的13.2%,其中939份猪血清样品中阳性样品数120份,占总调查猪血清样品的12.8%,总体反映出江苏省内动物弓形虫病感染的概况。  相似文献   
26.
将猪肺炎支原体168株全菌蛋白免疫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3次亚克隆后,获得了4株针对168株全菌蛋白的单抗,分别将其命名为2F5、2G7、4F5、5E9。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2G7、4F5与猪肺炎支原体具有特异性反应条带,不与猪鼻支原体、大肠杆菌反应。亚型鉴定结果表明,两株特异性单抗(2G7、4F5)的亚型属IgG1,轻链为κ型,2F5、5E9亚型属IgG2a,轻链为κ型。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4株单抗均与猪肺炎支原体168株有特异性荧光反应,特异性单抗的获得为猪肺炎支原体的检测及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为了更准确地对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免疫状况进行检测,作者拟建立抗猪肺炎支原体IgA间接ELISA检测方法.在比较了猪肺炎支原体全菌抗原和粘附因子P97R1原核表达蛋白后,选择后者作为包被抗原;以羊抗猪IgA为二抗,兔抗猪IgG-HRP作为酶标三抗,并分别对包被抗原的浓度、样品的孵育时间、二抗与三抗的最佳稀释度和作用时间以及显色液的作用时间作了优化.最终建立了稳定而特异的抗猪肺炎支原体IgA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批间与批内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初步应用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或免疫状态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28.
松材线虫rDNA的测序和PCR-SSCP分析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本文为克服形态鉴定的不足,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别松材线虫。线虫核糖体DNA(r D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1)区(约308bp)的测序结果显示:松材线虫种内区别很小,不超过1bp;拟松材线虫种内区别较大,最大达7bp;这2种线虫的种间区别为32~39bp。根据以上测序结果,本文结合单条线虫DNA的提取技术,对14个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样本进行了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PCR-SSCP分析技术可明确区分这2种线虫,该技术可为单条松材线虫的鉴定提供一套灵敏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杀线剂的使用最早见于19世纪后期 ,1943年Carter在寻找新杀虫剂时偶尔发现了D -D的杀线作用 ,使杀线剂的研究和应用有了显著进展。1944~1945年 ,Kagy等在美国加利福尼亚、Christie在佛罗里达用EDB熏蒸土壤 ,防治根结线虫获得良好效果。D -D和EDB的发现是化学防治线虫时代的开始。上述杀线剂虽有较好的防效 ,但对作物有强烈的药害 ,因而限制了其生产上的大面积应用。1955年 ,Mcbeth等报道了二溴氯丙烷的发现 ,该药防效很好 ,且药害大大减轻 ,因而在生产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后来因发现…  相似文献   
30.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猪圆环病毒2型(PCV2)经0.2%甲醛37℃作用一定时间后接种PK-15细胞,盲传3代,用PCR方法检测灭活效果。将灭活的PCV2加入适量的白油和氢氧化铝胶制成PCV2油佐剂和铝胶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共免疫2次,时间间隔为3周,分别于一免后第21天和二免后第14天进行ELISA抗体检测。同时为了评价国产油佐剂和进口油佐剂的免疫效果,笔者进行了猪体免疫效力试验。通过ELISA抗体、攻毒后临床表现及体温变化、剖解时的病理变化、平均日增重及病毒血症等指标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如下:①PCV2能被0.2%甲醛完全灭活,灭活时间为16 h。②PCV2油佐剂和铝胶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并且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好于铝胶佐剂灭活疫苗。③猪体免疫效力试验表明,两种油苗均能产生较高水平的ELISA抗体。攻毒后,攻毒对照猪的体温高于免疫猪,空白对照猪体温正常。免疫猪及空白对照猪平均体重均升高,而攻毒对照猪平均体重有所降低,且两个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病毒血症检测及病毒DNA在组织中的分布检测表明两油苗均能够有效降低猪体的带毒。以上结果表明,PCV2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和猪体后均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PCV2对猪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