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脱毒地黄低成本快繁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地黄试管苗快繁的培养基成分进行改良,同时使用一些药品的廉价替代品,可使试管苗快繁生产成本降低47%左右;试管快繁和常规育苗技术相结合提高了繁殖系数,相对降低了脱毒地黄种子的成本,为地黄工厂化生产和基地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四川省烟叶播种面积的年际动态规律和驱动因子,统计分析了1999—2018年四川省烟叶和烤烟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并从四川省人均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税收收入等3个宏观经济指标,粮食、油料、棉花、麻类和糖料作物播种面积等5个农田土地利用指标中,筛选出了显著影响烟叶播种面积的指标体系。结果发现:(1)1999—2018年四川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大体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1999—2018年烤烟播种面积占比呈上升趋势,晾晒烟播种面积占比逐年下降。(3)1999—2005年四川烟叶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升,之后一直维持在2 t/hm2的水平。(4)烟叶播种面积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税收收入呈正相关,而与棉花播种面积、糖料作物播种面积呈负相关。(5)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AIC最低的回归方程为S烤烟播种面积=-564.100+0.005×GDP人均+0.169×S农作物总播种面积-0.129×S粮食播种面积+0.164×S油料播种面积+5.166×S麻类播种面积-4.469×S糖料播种面积-0.178×S蔬菜播种面积-0.616×S茶园面积-0.323×S果园面积。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四川省烟叶播种面积将综合受到经济发展、作物播种结构等多方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绿肥(豌豆)翻压后合理施用肥料问题,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翻压绿肥的基础上通过减少基肥用量和控释肥代替部分基肥,研究其对烟叶产量、产值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翻压可以提高低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10 g/kg)的有机质含量,对其他土壤化学性质无显著影响;绿肥翻压后将基肥减少15%和30%对烟叶产量、产值无显著影响,对烟叶化学成分无明显影响。在减少15%基肥后,将剩余基肥的50%以控释肥代替,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提高烟叶钾含量和钾/氯比,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烟草生产国,烤烟又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可供烟叶生产选择种植的品种有很多,但在烤烟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却不到10个,势必对我国的烤烟发展产生影响。本论文针对我国烤烟的几个主栽品种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论述,并比较各个方面的性质,布局主栽品种的适宜区域,为它们将来的种植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期获得一些对烟草行业发展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棉花连片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实现棉田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田效益,进行了大面积棉花连片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施肥,选用合适的棉花品种,合理密植和化控技术及土壤改良技术,棉花可大面积增产9.5%~37.4%。  相似文献   
17.
18.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烟株根系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全元生物有机肥对不同肥力土壤上烟株不同生育期根系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可有效调整不同肥力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有效调节不同肥力土壤中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其中,全元生物有机肥2250 kg/hm2+复合肥255 kg/hm2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根系生长、改善烟株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的最佳标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天然草原的生态环境变的越来越恶劣 ,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而且波及到周边的城市生活。天然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大幅下降。牧民的生活质量也有较大的退步。造成上述灾害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是大气干旱所致 ,二是人类盲目活动造成的自体损害和环境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