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为探讨低温胁迫条件下核桃枝条内的生化代谢与树体抗冻能力之间的关系,对离体‘香玲’核桃枝条以-2℃、0℃、4℃低温处理,在处理后不同时间测定分析相关酶活性与抗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2℃、0℃、4℃低温胁迫能够使核桃枝条内SOD、CAT、POD的活性显著提高,脯氨酸的含量在0℃、4℃的低温胁迫下显著增加。说明SOD、CAT、POD和脯氨酸参与了核桃树体的抗低温胁迫反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农作物病虫害无公害控制对策,如加强测报预警系统;进一步规范检疫执法工作;注重新技术新农药的试验应用;建立重大虫害应急防治体系;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环境的优化选择;加强农业防治;合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C型肉毒素草地灭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C型肉毒素对定边县草原害鼠进行了灭鼠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型肉毒素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杀鼠药物,投饵后第7天0.10%的毒饵灭洞率为83.35%,0.15%的灭洞率为84.90%,0.20%的灭洞率为89.09%,各浓度间灭洞率差异不显著。从生态平衡与经济学角度考虑,确定0.10%C型肉毒素毒饵是最佳的灭鼠浓度。  相似文献   
14.
了解陕西省核桃晚霜冻害发生情况和规律,为晚霜引起的核桃霜冻害预防提供基础信息。通过对陕西商洛、关中、渭北3个地区核桃园的田间调查,研究了陕西省2013年核桃晚霜引起的霜冻害发生情况及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晚霜引起的霜冻害造成我省核桃的大幅度减产,特别是渭北地区核桃产量损失60%以上。对核桃晚霜引起的霜冻害发生规律研究发现,丘陵地区坡顶受害最重,阴坡重于阳坡;从核桃园经营管理角度看,核桃园的精细栽培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晚霜引起的核桃霜冻害程度;从单株树体位置分析,西北方位和树冠中下部受冻害最严重。说明核桃园的选址和栽培管理和抗冻育种一样对预防核桃霜冻害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美棘蓟马雌雄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为探索缨翅目成虫复眼与其他全变态类昆虫复眼之间的进化关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与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美棘蓟马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美棘蓟马复眼呈肾形,位于头部两侧的触角基部。雌、雄成虫复眼的小眼数量分别为70~76和68~75个;小眼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外凸,小眼之间排列疏松,有分布不规律的感觉毛。成虫复眼类型属于并列像眼,每个小眼由1个叠层的角膜、1个真晶锥体、8个视网膜细胞、1对初级色素细胞、数个次级色素细胞和基膜组成,晶体周围、视网膜色素细胞内和基膜处均含有丰富的色素颗粒。【结论】美棘蓟马雌、雄成虫复眼在小眼数量上略有差异,雌虫略多于雄虫,小眼的大小及排列方式均无明显差异;雌、雄成虫复眼的内部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张掖株(CypoGV-zy)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首次分离到的1株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本土株系,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张掖分离株(CypoGV-zy)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4龄幼虫期的LD50分别为4.55×103、1.20×104、3.43×104、2.11×105PIB.mL-1。在0.50×105PIB.mL-1病毒浓度下,1~3龄幼虫在感染病毒7~9 d后校正死亡率达100%,LT50分别为3.59、4.074、.66 d;4龄幼虫LT50为7.60d,1~4龄幼虫的LT90分别为5.51、5.91、6.53、16.06 d。该病毒分离株对我国西北疫区的苹果蠹蛾具有较强的毒力,具有生防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察3种温度环境下卵形异绒螨卵的孵化和幼螨的出土得出,室内变温和恒温处理幼螨出土较田间分别早20d和44d,卵的孵化率各为87.39%(田间),54.41%(10~21.2℃)和21.99%(24℃)。说明室内变温有利于卵的提早孵化,控制温度便可控制卵的孵化和幼螨的出土时间。通过幼螨对光照和饥饿的适应能力研究得出,光照和黑暗处理对该螨的存活不产生影响,而环境湿度对其存活影响较大,在适宜湿度下该螨可耐15d饥饿。模拟降雨结果说明,短期小雨或阵雨仅影响该幼螨的一定活动时间,不影响其存活寄生;只有降大雨或连阴雨6d以上才会对其存活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欧洲苹果蠹蛾微卫星位点在中国苹果蠹蛾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有效性,以12对微卫星引物对采自中国主要疫区新疆、甘肃、黑龙江的8个苹果蠹蛾地理种群的120头个体在各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及扩增稳定性进行研究。所选取的12个微卫星位点中,有8个能够稳定扩增,各位点在大多数种群中均显示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各位点上的平均等位基因数量为3.750~12.500,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025~0.783,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284~0.892。位点Cp2.P和Cp4.56分别具有较低的观察杂合度(0.109、0.025)和较高的近交系数Fis(0.806、0.954),说明这2个位点上的杂合子非常缺乏,其余6个位点均具有较高的杂合度水平和等位基因数量,适用于中国疫区内苹果蠹蛾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卵形异绒螨幼螨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3种温度环境下卵形异绒螨卵的孵化和出土得出,室内变温和恒温处理幼螨出土较田间分别早20d和44d,卵的孵化率各为87.39%,54.41%和21.99%。说明室内变温有利于卵的提早孵化,控制温度钶控制卵的孵化和幼螨的出土时间。通过幼螨对光照和饥饰物物适应能力研究得出,光照和黑暗处理对该螨的存活不产生影响,而环境湿度对其存活影响较大,在适宜湿度下该螨可耐15d饥饿。模拟降雨结果说明,短期小雨  相似文献   
20.
利用鹰-鼠的食物链关系招鹰灭鼠,是近几年来在草原地带推广的一种生物灭鼠法。通过2004~2006年在陕西陕北的定边县设立人工招鹰架后,鹰的数量增加300%,种类增加2种。在鹰架设置区内每公顷有效洞口率平均分别降低到32.3%、23.2%和15.35%,设鹰架区与对照区比较,长爪沙鼠的有效洞口率降低了10.33%,植被破坏率减少了11.2%。鹰架设置区内的鼠害已基本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结果表明人工招鹰灭鼠对控制鼠类猖獗为害具有较好的效果,是草地鼠害防治中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