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45篇
  136篇
综合类   508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225篇
园艺   13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综合评价西北内陆河区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该地区水资源天然分布的主要缺陷是水量相对较少,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开发难度大,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提出了应采取深入研究不的循环转化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实行水资源的多维调控,建立节水型社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社会经济布局,以及强化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保护等对策与措施,以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要持纽开发与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刘晓龙  刘振钦  李玉 《食用菌》2004,26(4):27-28
香菇玉米间作地栽技术,在我国东北地区年栽培面积达到500万m^2,产量达6,000万kg,已成为东北地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近几年,菇农在栽培中由于菌种及技术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巨大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我们的研究成果,现将东北地区香菇玉米间作地栽技术操作规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蛟河市和敦化市是我国东北地区代料地栽黑木耳的重要产区之一,年生产规模近亿袋,栽培方式主要以代料地栽黑木耳为主。自2 0 0 1年以来,黑木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栽培户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不规范,致使栽培户的效益下降。为了使栽培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我所根据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黑木耳代料地栽技术。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品种 选用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质黑木耳品种。1 1 东北地区常用品种有适合东北气候特点、正规科研院(所)选育的长白7号、长白10号、黑916、黑95 8、黑丰1号、黑2 9、黑931等,…  相似文献   
14.
以紫花苜蓿幼苗为材料,用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外源喷施NO供体硝普钠(SNP)、钙信号试剂CaCl2、NO抑制剂亚甲基蓝(MB)和Ca2+通道阻断剂LaCl3,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图谱进行研究,探讨了渗透胁迫下NO介导的Ca2+信号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作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施加SNP、CaCl2均能够有效缓解叶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降低,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气孔限制值(Ls),而对胞间CO2浓度(Ci)没有缓解作用。SNP、CaCl2及SNP+CaCl2处理提高了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其中共处理时效果最为显著,第4天 SOD、P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39.29%、30.41%和56.24%,脯氨酸含量增加了45.59%,MDA含量降低了45.59%。POD同工酶图谱在第4天时酶谱带数最多,POD活性最强,且SNP+CaCl2共处理下出现新酶带。而添加外源NO的同时添加Ca2+通道阻断剂LaCl3,紫花苜蓿幼苗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添加Ca2+信号的同时施加NO抑制剂MB也具有相同的作用,说明Ca2+信号参与NO信号转导过程并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渗透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生理应答响应。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羊粪施用量对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和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以3个多花黑麦草品种为材料,采用5种羊粪施用梯度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0~60 t/hm2范围内,随着羊粪施用量的增加,多花黑麦草的分蘖数、株高、产量、粗蛋白含量均能显著提高,但氮素的生产效率逐步降低,且3个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3个品种均适合利用羊粪种植,在多次刈割条件下,最佳羊粪施用量为45~60 t/hm2(折合纯氮778.5~1038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南阳地区种植的烤烟品种,对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基因型烤烟烟叶的填充值、叶片厚度、拉力以及抗张强度均在适宜的范围,CF202和优选1号的烟叶平衡含水率较小。离子云烟85的叶片厚度较大。同一地区不同基因型烤烟的绝大多数化学成分在适宜范围内;8302、CF202和CF205的氮碱比和糖碱比比较适宜,Y041、云烟202和NK4的钾氯比相对较大。不同基因型烤烟的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CF205Y041CF2028302Y017优选1号NK4云烟202离子云烟85。CF202、CF205、Y041和NK4的产量、产值较高,CF202、CF205和Y041上等烟比例和均价较高。综合分析认为,适合在南阳种植的烤烟品种为CF202、CF205和Y041。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核桃嫩枝扦插影响因子,提高生根率,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开展嫩枝扦插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高湿腐烂是影响核桃扦插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插穗基部采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浸泡,并补充吲哚丁酸钾和蔗糖,每天少量喷雾保湿,可以实现核桃嫩枝扦插生根率53.33%.最优方案为:基质采用珍珠岩或蛭石,插穗基部在50 mg/L高锰酸钾浸泡12h,然后补充0.04%吲哚丁酸钾和1%蔗糖6h,喷雾间隔时间为6h喷雾1min.  相似文献   
18.
以杂交狼尾草和苎麻为原料,进行添加剂和混合比例两因素对杂交狼尾草苎麻混合青贮效果影响的研究,为生产提供优质杂交狼尾草苎麻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计7个杂交狼尾草和苎麻混合比例,按鲜重计分别为100∶0(P100)、70∶30(PR73)、60∶40(PR64)、50∶50(PR55)、40∶60(PR46)、30∶70(PR37)和0∶100(R100)。每个混合比例均有4个处理,即对照(CK)、2%绿汁发酵液(FJLB)、5%糖蜜(M)和2%纤维素酶(C),每个处理均设3次重复。结果表明:糖蜜处理显著降低青贮料的pH、丁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P0.05),DM含量和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纤维素酶处理显著提高青贮料的WSC含量和CP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青贮料的ADF含量(P0.05)。随着杂交狼尾草混合比例的升高,青贮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下降,乳酸含量、DM含量、NDF含量和HC含量升高。添加剂和混合比例处理能够有效改善苎麻的青贮品质,3种添加剂,糖蜜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农田有机物料组合对物料分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凋落袋法来研究农田有机物料混合后的分解状况。选取风干的水稻秸秆、花生秸秆和猪粪三种有机物料,设置九种处理,田间分解30 d、90 d、180 d和360 d四个阶段取样,测定物料分解率、基本养分及pH值等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农田有机物料混合分解时,SZ、HZ、7S3H及3S7H混合处理的分解率均表现出正交互作用效应,而SHZ及SH混合处理均表现出负交互作用效应。农田有机物料混合可以调节物料的营养结构,优化不同营养物质搭配比例,使调节后物料促进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对碳源利用更加彻底,充分吸收周围可被利用的营养物质(N、P、K),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富集。物料组合对pH值的影响均表现出正交互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20.
对湖北白猪Ⅲ系公猪的繁殖特性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表明:小公猪初次出现性爬跨并伸出阴茎的日龄为98天,体重37公斤;第一次采得精液的日龄为130天、体重49公斤。最早能使母猪怀孕的日龄为150~155天、体重62~65公斤。从90日龄开始,睾丸和副睾指数迅速增加,180日龄时达高峰。120日龄时睾丸曲细精管中出现较多的精子,副睾管中有少量的精子。血液中睾酮含量从75日龄至165日龄上升很快,在165日龄时达856ng/100ml。240日龄的精液质量接近成年公猪的水平,从而认为湖Ⅲ公猪在120日龄进入初情期;150日龄进入性成熟期;初配期可在240~270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