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甘薯茎基部腐烂病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防控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发生,2012-2016年连续5年开展了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病原菌鉴定、发病规律调查和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台州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病害有甘薯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甘薯茎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甘薯茎腐病(Dickeya dadantii),以及以病原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害,而且试验病区甘薯发病是以后者为主,该病害在台州多在6月底7月初始发,8月和9月份雨水多湿度大的情况下盛发,近来危害越来越严重,产量损失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不同耕作制、脱毒苗扦插、地膜覆盖和施用有机肥等栽培措施都不能降低发病率和减少薯块产量损失,而推迟甘薯扦插期至6月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损失;鉴定筛选到了抗病低代材料YA3008,产量高达38542.5 kg/hm2;筛选到了具有一定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32.5%阿米妙收。综合5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认为,防控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策略、途径应以选育与应用抗病品种为基础,辅之以综合运用其他农业防控和化学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组合对秋播西兰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密植少氮处理的定植至现蕾天数极显著地小于稀植多氮处理。中、高水平的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蕾粒明显变细。较高的种植密度与氮肥用量有利于提高西兰花单位面积产量。中等水平的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则更有利于提高西兰花保鲜球合格率,稀植少氮则保鲜球合格率明显下降。结合生产实际,兼顾优质、高产、高效,并考虑保鲜外销之因素,西兰花种植密度以2 500~2 800 株/666.7m2,氮肥用量以纯氮25~40 kg/666.7m2,在中、高肥力水平的情况下,取其中下范围为宜。  相似文献   
23.
不同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2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浙秋豆2号的高产高效栽培,选择了不同播种期与种植密度两个因素,布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浙秋豆2号各个生育阶段的历期都有减少,全生育期明显缩短。迟播是浙秋豆2号株高变矮、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种植密度对这些性状的影响不明显。分析表明,在本试验的设计范围内,早播密植能够极显著地提高浙秋豆2号的产量。通过对不同密植程度种植的浙秋豆2号的冠层下光强规律的观察分析表明,在密植栽培条件下,浙秋豆2号叶面积指数增大,冠层遮荫程度较高,冠层的透射率降低,对于提高浙秋豆2号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光合产量产生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早收栽培下甘薯新品种浙薯70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薯浙薯70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0的单株结薯数比心香、浙紫薯1号少,结薯较迟,但一旦结薯后,薯块膨大速度快,扦插后第90天薯块在100~250 g之间或50~200 g之间的比例明显高于心香甘薯;浙薯70薯块商品性较好,食味优,是一个比较适宜于作为早收栽培的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25.
阐述了甘薯品种、生产和加工方面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状况,指出提高甘薯育种的科研水平,加强甘薯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拓宽和深化以甘薯为原料的产品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甘薯产业的产业化水平,是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在概述甘薯营养成份的基础上,对甘薯的保健及药用价值进行了论述,并简要介绍了着眼于营养保健作用的甘薯新品种的选育情况。  相似文献   
27.
文章介绍了城市生态农业的生态功能、城市生态农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8.
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不断深化和拓展.本文论述了虚拟农业的由来、概念,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29.
进行了籼粳杂交水稻甬优6号作单季晚稻栽培的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一般移栽密度以14.06万~16.07万丛/hm2为宜.  相似文献   
30.
李果苦、酸、涩味较重,将其加工成蜜饯产品丁香李,既开胃生津,又为李果的加工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一、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制坯→洗坯初脱盐→冷水浸泡→热煮制→冷却再脱盐→糖腌溃→曝晒→浸糖水→曝晒→浸糖料水→曝晒→下料浸渍→曝晒→浸残剩料水→曝晒→入库→包装→成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