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利用旋转设计对春玉米/甘薯套种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伟明 《耕作与栽培》2004,(6):16-17,29
将旋转设计应用于春玉米、甘薯两套种作物的复合群体结构及其主要施肥技术的多因子农艺优化研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寻优,对产量、效益等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论证和农艺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92.
为进一步发挥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的增产增效潜力,笔者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中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中浙优1号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一定的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与千粒重.  相似文献   
93.
甘薯茎基部腐烂病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2年以来浙江省台州市及其周边市县甘薯产区发生了大面积的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导致当地甘薯种植面积大幅度下滑。为明确浙江省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发生情况、病原组成及种类,本团队于2015年至2018年对浙江省11个县市区进行了田间调查并采集127份病样分离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浙江省甘薯茎基部腐烂病主要存在4种主要症状,根据病菌的致病性、形态特征、ITS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主要鉴定到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腐皮镰刀菌(F. solani)、尖镰刀菌(F. oxysporum)、甘薯间座壳菌(Diaporthe batatas)、毁坏性拟茎点霉(Phomopsis destruens)和爪哇镰孢(F. javanicumS)等8种致病病菌,各地区病原菌组成分布均有所不同,采集的样品普遍为多种致病菌复合侵染危害。  相似文献   
94.
作物的生育与营养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的生育与营养诊断浙江省台州市农技总站刘伟明近年来,农业科技领域中的计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已能在不同生产水平的广大地区对作物的生育和气象环境信息等进行实时的计测、传递和解析。本文介绍日本的作物生育量、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和生理机能方面的预测及监...  相似文献   
95.
刘伟明 《世界农业》1993,(11):22-23
1985年以来,日本北海道小麦播种面积均在10—13万ha之间变动,其产量占日本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0%以上。在北海道以9月份播种冬小麦居多,受前作的制约较大,秋播小麦往往连作,病虫易发,导致产量、品质下降。于是,在北海道便出现了春小麦。春小麦生育期极短,保证其旺盛的初期生育显得十分重要,但北海道的融雪期是在4月上旬,田间干燥迟,往往不能适期播种,尤其在碎土性差、质地粘重的土壤上栽培,产量不稳。春小麦的低产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在北海道,提高春小麦的产量,不仅有利于旱作种植制度趋向合理,而且对于水旱轮作的有效实施也很关键。  相似文献   
96.
北京鸭与樱桃谷鸭商品代饲养效果对比试验刘贻娟,吴定肖(北京市畜牧总公司100029)邱立云,刘伟明,何润南(广州市白云区畜牧局510000)王绍良(花县畜禽良种繁育试验场510800)前言北京鸭和樱桃谷鸭都是世界上优良的肉鸭品种,同以增重快,饲料报酬...  相似文献   
97.
98.
为充分发挥中浙优1号高产高效潜力,进行了中浙优1号不同移栽密度时中浙优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一般移栽密度以19.50万丛/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9.
以鲜食春大豆辽鲜1号为材料,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建立辽鲜1号鲜荚产量回归数学模型,研究了播种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对鲜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辽鲜1号的播种期为4月中旬;种植密度不低于30万株/hm2;追肥尿素用量不少于12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0.
食用型甘薯浙薯70从5月中旬开始到8月9日每隔15 d移栽1期进行分期移栽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第2期为最高,其次为第1期,但差异不显著;6月中旬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产量逐渐降低,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立秋后移栽产量为最低。浙薯70在浙江中东部以5月底或6月上旬移栽最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