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46篇
  7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为明确甘薯品种地上部害虫发生动态和品种抗虫性差异,2019年在江西省南昌县定点调查了6个甘薯品种地上害虫发生为害情况。结果表明,甘薯主要害虫为叶螨、甘薯跳盲蝽和甘薯麦蛾,不同品种对3种害虫抗性存在差异。叶螨发生高峰期为7月31日至8月10日,宁紫1号叶螨发生持续时间最长(46 d),抗性最低;广薯87叶螨数量始终显著低于其他品种,抗性较好。甘薯跳盲蝽发生高峰期为8月上旬,叶片受害较重,徐薯22和其他5个品种叶片受害率分别为18.28%和45.23%~73.08%,徐薯22对甘薯跳盲蝽抗性良好,广薯87叶片受害率高达73.68%,抗性最差。甘薯麦蛾发生盛期为9月份,各甘薯品种在生长早期均未出现明显的卷叶症状,,广薯87卷叶率低于3.41%,抗性较好;赣GZ12-27抗性较差,卷叶率达33.97%,其余品种卷叶率居中。本研究结果将为甘薯的抗虫育种和害虫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2.
为探索土壤温度时间动态特征与导温率及土壤深度之间的关系,以西南亚高山森林表层土壤温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9-2010年每月28日或29日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并对不同月份不同深度温度日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亚高山森林0~40 cm土壤温度日较差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其中0~20 cm土壤温度日较差明显,20~40 cm的深层土壤温度日较差很小;40 cm深度土壤温度日进程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在冬季30 cm以下深度土壤温度都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滞后时间延长的趋势,而且同一土壤深度滞后时间在不同月份差异很大;非冻融季节土壤温度日变化用土壤温波方程来拟合是有效的;在低温季节(9月至次年3月),10 cm以下土壤剖面温度用土壤温波方程拟合误差较大,显示土壤冻结对土壤热量传输影响显著,温波方程不适于拟合冻融期土壤温度日动态.  相似文献   
223.
随着粮价的提高,给畜、禽、鱼等养殖业的饲料来源造成一定困难。为了节约用粮,解决畜、禽、鱼养殖业的饲料之困,现把食用菌发酵饲料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一)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配方为作物的秸秆、壳(粗粉碎)100kg,生石灰5kg,净化水140kg,pH值8~9,拌匀后堆闷发酵,当料温升至65~75℃时翻堆,结合翻堆用高压力喷枪喷10%营养液(营养液的配制:豆饼5kg,玉米粉2kg,石膏1kg,骨粉500g,鱼粉300g,食盐2kg,花椒叶粉200g,浸泡后用100目离心磨浆机磨浆取液),复堆后待料温升至65~75℃,即撒堆降温至20~28℃时,接液体菌种。  相似文献   
224.
水稻历来是扬州邗江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在国家惠农购机补贴政策下,农民购机积极性普遍高涨。2011年邗江区新增插秧机221台,其中手扶式步行机179台、乘坐式高速机42台,保有量达到667台。全区水稻种植面积1.65万hm2,机插面积1.18万hm2,机直播面积0.165万hm2,机械化种植水平达81.2%,其中机插率达71.2%。全区有11个镇  相似文献   
225.
介绍一种新型步行爬坡机,该机由行走、驱动及扶手控制装置三个核心部分组成.对其行走部分和驱动部分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并确定了步行机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226.
园林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通过园林的规划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环境质量,还可以为人们打造一个休闲、自由的空间。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栽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植物的正常生长可以有效的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净化空气质量。因此,为了保证植物可以正常的生长,就需要加强对其自身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减少因病虫害而造成植物的枯萎、死亡等情况的发生,提升植物的存活几率,促进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27.
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农业生态受益者对农业生态保护者支付现金、农业技术、农业基础设施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补偿,称之为农业生态补偿.农民权益的保护是农业生态补偿的具体目标之一.目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在补偿方式、成果转化、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的经验,丰富"内涵型"生态补偿方式、全面实现成果转化、完善监管制度,充分保护农民权益,进而更全面得发展农业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228.
茶树叶片表面喷雾液滴斜撞击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喷雾场景中,茶树叶片具有不同倾斜方向,且会受到不同方向喷雾液滴的撞击。为掌握液滴斜撞击茶树叶片时的撞击行为及影响机理,提出了利用椭圆铺展面积来衡量斜撞击时液滴的铺展变化,并推导出包含叶片倾角和撞击角的斜撞击液滴铺展及反弹数学预测模型。为验证理论准确性,利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对喷雾液滴撞击茶树叶片的撞击过程及结果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撞击角、初始直径、撞击速度对粘附液滴的铺展面积影响由大到小为撞击速度、初始直径、撞击角,其中初始直径及撞击速度对液滴铺展面积有显著性影响,且是极强正相关。对于细、中液滴,撞击角对铺展面积无显著性影响;对于粗大液滴,撞击角有显著性影响,建议采用90°撞击角。茶树叶片表面具有亲水性,水滴撞击叶片表面时无反弹行为,此结果与反弹预测模型结果吻合。对液滴飞溅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初始直径、撞击速度、撞击角。初始直径及撞击速度对液滴飞溅有显著性影响,液滴初始直径和撞击速度越大,越容易发生飞溅,撞击角对液滴飞溅无显著性影响。因茶树叶片表面比较光滑,无长绒毛,表面粗糙度较小,飞溅临界值Kcrit采用108. 4较合适。  相似文献   
229.
不同供水水平对玉米/豌豆间作系统作物耗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根系分隔对间作群体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解析间作群体高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以玉米、豌豆为材料,设置了单作豌豆、单作玉米、玉米间作豌豆三种种植模式和地方传统供水水平(高)、生育期灌水低于地方传统供水水平10%(中)、生育期灌水水平低于地方传统供水水平20%(低)三个灌水梯度,并将玉米间作豌豆隔根方式分为塑料布分隔、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三种方式,于2011年4—10月在甘肃省武威市绿洲农业区系统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和根系分隔模式下玉米间作豌豆的耗水特征。结果表明:间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13.01%~42.13%,较单作平均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3.07%~43.38%;不同间作处理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比单作高12.90%~30.45%;不隔根间作作物产量比塑料布隔根处理高13.79%~17.17%,较尼龙网隔根处理高1.12%~3.52%。未隔根间作处理时,地方习惯灌水处理与低于10%灌水水平处理耗水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降低20%灌水的处理。与单作相比,玉米/豌豆间作具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的作用。隔根影响间作土地利用效率和产量的提高,且当地的传统灌水习惯也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30.
商丘地区棉花黄萎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商丘各县区采集棉花黄萎病病株,对其进行黄萎病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连续稀释法和单孢分离法分离得到16个单菌系,并以这些单菌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所分离的单菌系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PCR扩增,得到543 bp大小的片段,经过克隆测序和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分析,与安阳棉花黄萎菌的ITS序列的同源性均达到98%以上,证明了这些片段来自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ITS区。同时将这些序列在NCB I的GenBank进行了登记,获得5个登记号:FJ715500、FJ715501、FJ715502、FJ715503、FJ7155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