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不同砧木"富有"甜柿幼树生长及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六种砧木的“富有”甜柿幼树生长及生理生化差异。结果表明 ,用栽培柿与野柿B作砧木嫁接“富有” ,其亲和性良好 ;君迁子砧的嫁接苗叶片易积累Mn、Ca、P、Mg、B ,油柿、浙江柿砧木的嫁接苗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6-BA对甜柿果皮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处理甜柿品种"禅寺丸"、"次郎"果实对果皮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甜柿果实提高了果皮叶绿素含量,采收时延迟退绿;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在着色期提高果皮花青素含量,浓度愈大其促进作用就越大;对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甜柿果实发育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涩柿本地优良品种(于都盒柿)和甜柿引种优良品种(松本早生富有)果实发育中的单果鲜重、干重、萼片干重及单位重量内不同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建立单果鲜重生长模型为:松本早生富有:Y=-0.0014X^2 1.176X 4.3676,R^2=0.99;于都盒柿:Y=-0.0009x^2 0.9949x-1.9735,R^2=0.9793。分析干、鲜重生长节律得出两品种果实膨大高峰期的出现有时间差,故田间管理需区别对待。建立收获模型(收获三指标鲜重、干重、萼片干重的关系模型):V=17.87822 0.23517X1-15.38577X2,R=0.97288。发现萼片重对干重增长有促进作用且为主导因子,对两品种不同测定项作多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的收获三指标、三种糖含量差异显,松本早生富有果实品质优于于都盒柿。  相似文献   
14.
果皮变黑和果肉软化是造成翠冠梨采后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以翠冠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翠冠梨常温货架期果实色泽和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常温货架期的延长,翠冠梨果实逐渐衰老,果实L*、H*、叶绿素含量以及果实硬度、脆度和咀嚼度均逐渐降低,a*、b*和类胡萝卜素值逐渐上升,C*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较早采收能提高翠冠梨果实货架期总叶绿素含量、减少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积累,提高果实色泽和质地;而过晚采收,果实成熟度较高,叶绿素含量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高,货架期间果实色泽和质地品质较差。综合比较3个采收期翠冠梨常温货架期果实色泽和质地指标,盛花后105~110 d采收的翠冠梨果实常温货架期色泽和质地品质较好,为翠冠梨适宜的采收期;盛花后115 d采收的翠冠梨果实成熟度过高,不适合作为翠冠梨常温货架期贮藏果实的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15.
基于竞争学习网络的田间籽棉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识别田间籽棉,将籽棉和铃壳、绿叶、根茎、土地等自然背景视为二个类别,基于竞争学习网络进行了图像分割。从多幅典型的籽棉图像中选取10000个像素作为训练样本,并为它们贴上类别标签,在HSI、Lab、Ohta、RGB颜色空间下对训练样本的颜色特征及其组合进行K-均值聚类,选取了误分率普遍较低的RGB颜色空间,其B值的误分率尤其低。在RGB颜色空间下,用训练样本的R、G、B组合或B值一次性地训练了竞争学习网络,将图像的全部像素输入网络进行测试,同时与K-均值聚类比较,形态学滤波去噪后的结果表明,基于B值的竞争学习网络较优,用907幅籽棉图像对其进行仿真的精度达92.94%。该方法结合了有监督的学习算法,避免了传统K-均值聚类的反复迭代和过拟合现象,提高了图像分割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6.
以6年生的“禅寺丸”、“正月”两种不完全甜柿为试材,在不同的温度、蔗糖浓度条件下进行花粉发芽试验;同时对“富有”甜柿进行人工授粉,以10mg/L CPFU涂果柄果蒂和自然授粉两处理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5℃和10%~15%的蔗糖浓度,对花粉的萌发和生长最为有利;以“禅寺丸”花粉进行人工授粉后的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其最适宜作为“富有”甜柿的授粉树。在试验中还发现CPFU对甜柿也有大果和增甜的作用,在生产中也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柚果实粒化、裂瓣成因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近10年来柚果实粒化、裂瓣的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提出了其可能机理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田间籽棉品级抽样分级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客观评价田间籽棉质量。【方法】依据中国籽棉品级分级标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选取棉花尺寸、色泽特征建立田间籽棉品级抽样分级模型。【结果】相关分析表明:亮度修正后,图像特征与籽棉品级之间相关显著。贝叶斯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基于10折交叉验证建立的籽棉品级判别模型的识别率在75.00%~92.86%之间,模型的平均识别率达83.20%。基于“1个标准误差”规则选取较好的贝叶斯判别模型,它在独立数据集上的泛化精度达89.11%,其中,前3级籽棉的识别率均达到100%。【结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识别籽棉品级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籽棉品级抽样分级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适于翠冠梨常温货架期的合理采收期,以翠冠梨为试验材料,在常温贮藏条件下模拟货架期,研究在常温货架条件下不同采收期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货架初期,采收期Ⅰ的翠冠梨果实Vc和TSS含量显著低于采收期Ⅱ与采收期Ⅲ;货架中期,采收期Ⅲ的翠冠梨其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以及Vc和TSS含量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的;在货架后期 ,失重率、腐烂率和呼吸速率和均为采收期Ⅲ>采收期Ⅱ>采收期Ⅰ,色差指数和硬度三者无显著差异,Vc含量采收期Ⅲ和采收期Ⅱ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采收期Ⅰ,TSS和TA含量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显著高于采收期Ⅲ。综合各项指标,采收期Ⅱ的果实货架期品质优于采收期Ⅰ、Ⅲ的果实,为较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20.
5种杀菌剂对梨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轮纹病是为害江西早熟梨最主要病害之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戊唑醇·烯肟菌胺悬浮剂、20%乙蒜素乳油和27%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种杀菌剂对梨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 sp. piricola)的毒力,各药剂的EC50值依次为:0.071 2 ,0.085 7,0.219 6,9.622 3,114.589 4 μg/mL.可见25%吡唑醚菌酯乳油、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和20%戊唑醇·烯肟菌胺悬浮剂3种杀菌剂对梨轮纹病菌表现出很强的毒力.对5种杀菌剂还进行了田间梨轮纹病的防治试验,按推荐的各自最高使用浓度喷雾时,其防效依次为85.1%,82.5%,65.0%,57.6%,35.0%,可见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明显.根据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建议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防治江西早熟梨轮纹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