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选用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组为对照组,组和组为试验组。Ⅰ、Ⅱ、Ⅲ组于产前28d开始分别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标准日粮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标准日粮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同一标准日粮至56 d。试验各组奶牛分别于产前28、14 d、产后1、14、28、56 d尾根部手术采取脂肪样品,采用荧光RT-PCR法对脂肪组织Leptin mRNA及HSL mRNA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摄入水平显著影响脂肪组织Leptin mRNA和HSL mR-NA表达。低能饲喂明显提高了脂肪组织中Leptin mRNA表达,降低了HSL mRNA表达;高能饲喂明显降低了脂肪组织中Leptin mRNA表达,提高了HSL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72.
腹围异常是指在病理状态下,腹围容量的增大与缩小而言。腹围增大,主要是发生于腹腔器官积食、积气以及腹腔积液等;腹腔缩小,则多出现在长期食欲减少,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剧烈腹泻内的过程中。一、病因(一)引起腹围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奶牛真胃变位是危害集约化养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腹腔疾病之一。据变位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一致性结论:右方变位的临床症状比左方变位严重且病程较急;具有典型的示病症状,不难做出诊断;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而对于右方变位手术治疗几乎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预防和及时治疗原发病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74.
75.
分别采用硫酸铵-蛋白A亲和层析法、改进后的硫酸铵-蛋白A亲和层析法、辛酸-硫酸铵-蛋白A亲和层析法纯化小鼠腹水IgG2b类抗体。经SDS-PAGE和间接ELISA分析纯化产物的纯度及其活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纯化后的单抗的免疫活性均未降低;纯化后单抗的亚类为IgG2b;经改进后的硫酸铵-蛋白A亲和层析法纯化制备的IgG2b类抗体纯度可达到87.1%;经辛酸-硫酸铵-蛋白A亲和层析法纯化制备的IgG2b类单克隆抗体纯度可达到100%,是一种制备高纯度小鼠腹水IgG2b类单克隆抗体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在苯噁唑(Rx781094) 狄普诺啡(M5050)作用下,不同时间大鼠血浆、垂体和下丘脑中β-内啡肽(β-EP)的含量。结果显示:Rx781094 M5050可降低大鼠血浆、垂体和下丘脑β-EP含量,5min开始显著降低,10min时都降到最低点,分别是8.92ng/mL、131.43ng/mg和9.32ng/mg,60min时β-EP亦低于正常值,至120min时逐渐恢复正常。垂体β-EP含量在10min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Rx781094 M5050能降低大鼠血浆、垂体、下丘脑中β-EP含量,可能是发挥催醒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7.
大肠杆菌病是禽类的高发性疾病,传播力强、死亡率高,主要通过种蛋、空气中的尘埃、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各种龄期的鸵鸟均可感染发病,幼龄鸵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成年鸵鸟。2005年8月2日,我校动物医院对长春市某地发病鸵鸟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长春市某地共饲养15只鸵鸟,2005年7月30日发现8只鸵鸟羽毛蓬乱,缩头闭[,呆立不动,拉灰黄色稀便,2天内死亡2只,随后蔓延至整群。2临床症状发病鸵鸟羽毛蓬乱,精神沉郁,缩头闭[,呆立不动,离群独处,拉灰黄色稀便,继而食…  相似文献   
78.
以牛皱胃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和CCK-8法检测添加不同浓度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ic acid,β-HB)对牛皱胃平滑肌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接种不同的细胞密度((0.2、0.5、1、2、3)×105个/mL),加入MTT/ CCK-8孵育后,在不同的波长下读取D值并进行分析.确定CCK-8法的最佳检测波长为450 nm,最佳细胞浓度为1×10 5个/mL,最佳检测时间为4 h;MTT法的最佳检测波长为490 nm,最佳细胞浓度为3×105个/mL.在检测β羟丁酸对牛皱胃平滑肌细胞活性的影响时,2种方法的结果对比发现CCK-8法的数据偏差小,准确性高,灵敏,优于MTT法.  相似文献   
79.
取单层培养72 h生长良好的犊牛肝细胞,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分别添加0,2.5,5.0,10.0,50.0,100.0 ng/mL的牛重组牛瘦蛋白(Leptin),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孔)。再培养12 h后分别提取RNA并制备细胞上清液。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源leptin对肝细胞糖异生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用比色法检测其对肝细胞PC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Leptin显著抑制了肝细胞PC mRNA表达,降低了PC活性。  相似文献   
80.
动物小肽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游离氨基酸,肽尤其是小肽也能够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肽除了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外,某些有生理活性的肽直接被动物吸收利用后,还具有阿片肽活性、免疫调节、抗高血压、抗凝血、促进DNA合成等作用。文章就肽的吸收机制、营养作用和生理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