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3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产 优质“三系”杂交棉品种冀FRH301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杂交育种技术,对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进行协同改良,筛选高杂种优势恢复系,以高抗枯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雄性不育系3096为母本,以抗枯黄萎病、丰产性突出的恢复系866为父本,培育出了抗棉铃虫、抗病、优质、高产"三系"杂交棉品种冀FRH3018。该品种于2010年4月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冀中南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62.
棉花品种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9对引物对46个品种或品系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39条多态性谱带,以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矩阵,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46份材料在相似系数0.33时,被分为两大类,I类为海岛棉,II类为陆地棉。II类组中陆地棉在相似系数0.568时,被分为2个亚组。亚组1为海陆杂交低代材料,具有陆地棉和海岛棉综合特征较多,从DNA扩增的谱带看,多是海陆杂合带,并有较多海岛棉带型。亚组2除品系冀031823和冀04425为纯陆地棉外,具有海岛棉优质基因的陆地棉渐渗系被分成不同的小组。扩增结果表明渐渗系主要遗传背景为陆地棉,个别性状来源于海岛棉。由于渐渗位点和基因不同,从而造成一定的差异,被聚类到不同小组。该研究为这些品系利用和新品种、杂交种培育的亲本选择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摘要:根据2002~2007年河北省和全国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对国审棉花新品种冀228的遗传背景、丰产稳产性、纤维品质及抗病虫性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选出适宜种植地区。结果表明:冀228渗透有海岛棉血统,遗传背景丰富,丰产稳产性好,纤维品质优异,属Ⅱ型棉花品种,抗病虫性强,适宜黄河流域广泛种植,尤其适宜高水肥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介绍了优质、高产、适机采棉花新品种冀棉201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其相关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5.
为探索利用棉花杂种优势获得高产的光合生理机制,本研究比较了高产杂交棉‘冀1518’及其亲本在开花后不同时期棉铃对位叶的主要光合指标和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冀1518’在产量及产量构成、结铃率和有效叶面积等方面表现出1.25%~21.16%的超亲优势;棉铃对位叶的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SPAD、羧化效率CE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主要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主要表现为正向优势,丙二醛MDA含量主要为负向优势;光合类基因RbcL在各时期表现出超亲优势,RbcS呈超亲优势或中亲的杂种优势,RCA在30DPA~40DPA表现出超亲优势。综上,在杂合基因调控下,光合相关基因保持相对较高表达,叶片光合能力强,减缓衰老,从而表现出产量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冀棉81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及其相关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了优质、高产、适宜机采杂交棉新品种冀151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相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8.
民国时期,河北省棉花生产在动荡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几起几落,发展艰难曲折。回顾那个时期的植棉区域、种植品种、面积、产量、政府主导下的棉产改良,以史为鉴,可为今后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抗棉铃虫棉花杂交种杂交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品系)间及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品系)与不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品系)间的杂交组合配置,分析了不同类别抗棉铃虫杂交种与新棉99B的比较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杂交种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中,霜前皮棉产量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霜前子棉产量次之,衣分、铃重、株高具有明显杂种优势,单株果枝数次之,子指不具优势,单株结铃数具有负优势.抗虫性、抗病性的杂种优势与杂交种类别有关.  相似文献   
70.
旨在客观、准确评价引种棉花种质资源的应用价值,为棉花新品种培育提供优异亲本,本研究以80份新引进种质资源为材料,以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3方面的10个性状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达到76.893%,第1主成分主要与纤维品质有关,第2主成分主要与棉花产量有关,第3主成分主要与抗病性有关,第4主成分主要与纤维伸长率有关。卡方距离为2.15时,供试材料可分为6类,第I、第Ⅱ类群综合性状优良,与主成分分析散点图的第I类群特点相同,均属于相对高产、优质类群。最终,将聚类分析的第I、第Ⅱ类群和主成分分析散点图的第I类群取交集,获得25份高产、优质资源材料,扩充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育种资源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