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57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洱海北部地区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从经济和环境效益角度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间作模式。【方法】在洱海北部地区罗时江边上关镇兆邑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样品经室内分析后,依据所得数据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农田养分平衡、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及土壤养分残留状况。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和土壤氮磷残留4个因素作为间作模式中影响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指标集,将指标作为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间作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在14种间作模式中综合得分最高,是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其次为洋葱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624,经济效益好,但环境效益略差。黑麦草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的得分0.609,排第三,环境效益较优,但经济效益偏低。得分最低的为油菜和大蒜1﹕1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084,该模式主要由于作物搭配不适,导致经济和环境效益均偏低。【结论】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是适宜当地种植的经济、环境效益双赢模式。  相似文献   
42.
1 轮作倒茬和土壤消毒 番茄连作会加重各种病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可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保护地栽培时,可在夏季高温期深翻地25cm以上,然后覆盖地膜,持续10~15天。用50%多菌灵按1:100配成毒土,1m^2用1.25kg,撒于地面与土壤拌匀,或1m^2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g加干细土10kg配成药土,播种时1/3药土垫种、2/3药土盖种,或用福尔马林500倍液喷湿地表,盖膜7天,放风14天后播种。  相似文献   
43.
44.
茎用莴苣生长动态及氮磷钾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茎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 var.angustana Irish),又名莴笋,为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食用肥嫩茎部为主,为我国传统栽培蔬菜。茎用莴苣的高效生产须以科学施肥为基础,由于迄今有关茎用莴苣不同生长期氮磷钾吸收特性和需肥规律的研究很少,所以本文在昆明地区蔬菜主产地——呈贡县的生长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下,研究茎用莴苣氮磷钾吸收规律,以期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和方法试验地点设在昆明地区呈贡县大渔乡,供试土壤为3年菜园土,粘壤,pH 6.1,前作为青蒜。土壤养分含量为:全氮2.50 g/kg(凯氏法),速效钾209.00 …  相似文献   
45.
46.
北京市冬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 1999年在北京市设置了 10个 6水平氮肥试验 ,发现氮肥在大多数试验点对小麦都有增产作用 ,且在施氮量超过 180 kg.hm-2 时大多数试验点并未表现出产量降低现象 ,而是出现一个产量相对稳定的平台。以线性加平台、二次型加平台、二次型和平方根共 4个氮肥效应模型对冬小麦施氮量和籽粒产量拟合 ,对模型拟合程度和施肥经济效益分析发现 ,除施氮没有增产效应的 2个点外 ,50 %的点氮肥效应模型以线性加平台最优 ,2 0 %的点以二次型加平台最优 ,10 %的点以二次型最优 ;其中 ,10个点中有 2个点可以不施氮 ,2个点施氮量为 1~ 90 kg.hm-2 ,4个点施氮量为 91~ 2 0 0 kg.hm-2 ,另外 2个点施氮量为 2 0 1~ 2 4 2 kg.hm-2 ;10个点氮肥的平均施氮量为 119kg.hm-2 。由此可以判断 ,北京市冬小麦不同田块适宜氮肥用量变幅很大 ,其中 80 %的田块低于 2 0 0 kg.hm-2 ,只有少数田块适宜施氮量在 2 0 1~ 2 4 2 kg.hm-2 之间。北京市存在严重的过量施氮问题  相似文献   
47.
光谱技术在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7~1999年度3个冬小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素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特性,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是冬小麦氮素营养诊断的敏感波段,采用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计算的比值植被指数RVI可以较为灵敏地反映冬小麦氮素营养水平。RVI与茎基部硝酸盐含量和叶绿素测定值等常规诊断指标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适宜作为氮素营养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8.
粪肥增施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不同用量粪肥增施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在等氮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开展盆栽试验,通过系统分析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水稻收获后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以及水稻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田面水无机氮素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对粪肥增施的最佳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尿素(192.8 kg·hm-2,以N计)的基础上,增施0.75倍粪肥(相当于增施N 115.1kg·hm-2)的效果最佳,秸秆产量、籽粒产量、穗数、分蘖数、株高、秸秆吸氮量和籽粒吸氮量等指标均达到最高,与单施尿素相比,分别提高36.2%、46.4%、12.1%、16.1%、0.7%、48.5%和56.3%;氮素利用指标(氮素利用率、氮肥贡献率、氮肥农学效率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得到显著优化(P<0.05);追施穗肥后田面水中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0.4%和10.3%,表明适量增施粪肥会有效降低田面水中氮素的流失风险。另外,增施粪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铵态氮含量随粪肥增施量的增加而提高。研究表明,在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0.75倍粪肥,可最大程度实现水稻增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降低氮素流失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生产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磷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目的】氮、磷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均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肥料不合理施用,农田土壤中养分大量盈余,在降雨或灌溉条件下易随水流失,导致水环境质量下降。因此,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氮、磷淋溶风险的影响,可为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渗滤池法,对华北地区玉米季氮磷淋溶状况连续5年进行监测,具体施肥处理如下:对照(不施用氮肥,P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与NPK处理等氮量,SW)、有机肥无机肥料配施(用猪粪中氮替代50%NPK处理中氮用量,SNP)。采集120 cm处淋溶水,测定氮、磷含量,研究在总氮投入量相同条件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及土壤剖面120 cm处氮磷淋溶的影响。【结果】1)有机无机肥料配施(SNP)处理,可以保证玉米较高产量,5年平均产量较单施化肥处理(NPK)提高10.3%。2)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以显著减少总氮(TN)淋溶量,SNP处理较NPK处理减少71.4%;NPK处理淋溶水中NO-3-N浓度显著高于SNP处理,其平均浓度分别为54.93 mg/L、13.47 mg/L。3)在等氮量投入条件下,有机肥的投入带入了大量磷素,单施有机肥(SW)较NPK处理总磷(TP)淋溶量增加了0.6倍,分别为0.056 kg/hm2、0.035 kg/hm2;淋溶水中TP浓度分别为0.09 mg/L、0.066 mg/L。在氮磷养分淋溶损失中,NO-3-N占淋溶水TN的80%以上,可溶性总磷(TDP)占淋溶水TP的70%左右。4)在监测淋溶水中,NPK处理NO-3-N平均浓度已超过我国地下水Ⅲ类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SW处理TP平均浓度0.09 mg/L,也高于水体富营养化TP浓度(0.02 mg/L)的临界值,可对水体造成污染。【结论】在氮磷养分淋溶损失中,NO-3-N占淋溶水TN的80%以上,TDP占淋溶水TP的70%左右。采用猪粪氮替代50%化肥氮素的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5年玉米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证明该施肥方法不仅可以确保产量,还可降低氮素淋溶,基本保证淋溶水中NO-3-N浓度低于地下水Ⅲ类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  相似文献   
50.
在北方设施菜地雨季休闲敞篷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研究了正常施肥条件下休闲和填闲前后NO3--N的淋失状况、土壤电导率的变化以及对下茬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填闲作物较休闲处理0~100cm土壤硝态氮表观损失量减少了28.4kg·hm-2,剖面NO3--N的累积峰也低于休闲处理;种植填闲作物可以显著降低表层土壤(0~20cm)的电导率,较正常休闲处理低41.4%;种植填闲作物并未造成下茬作物产量的降低,同时可显著降低下茬作物果实中硝酸盐含量,较休闲处理降低了28.9%。从降低NO3--N淋失的角度看,雨季敞篷休闲期种植填闲作物可以作为减少氮素淋失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对提高下茬作物品质,降低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