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9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81.
本文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方面论述了云南甘蔗专家系统的研究。该研究根据专家系统的模型知识表示特点和甘蔗专家栽培知识规律,归纳出36种栽培模式和12种宿根管理模式,丰富了甘蔗专家系统知识,并使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提高。  相似文献   
82.
1989—1992年在昌宁、凤庆、开远、建水、文山、陇川、勐海等蔗区开展了多点试验。平均比传统栽培法增产蔗茎21—34.5吨/公顷,提高甘蔗含糖分0.71%—0.80%(绝对值),同时显示了抗倒伏、利于宿根增产等优势.土壤物理性状及植株生理指标测定显示,穴植聚土法比传统栽培法利于蓄水保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植株对干旱、低温等边境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83.
从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Excel输出模块、打印报表模块、分析图模块介绍了甘蔗品质分析系统的功能内容,同时也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甘蔗品质检测中的应用优势,为甘蔗品质自动分析系统相关软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施用甘蔗酒精废液后土壤性质变化情况,通过对连续多年集中施用甘蔗酒精废液的蔗区耕作土壤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着酒精废液施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不施用酒精废液的土壤容重在1.17~1.45 g cm~(-3),施用3年后增加到1.23~1.53 g cm~(-3);施用酒精废液会增加耕作蔗地土壤氯离子含量,不施用甘蔗酒精废液的土壤氯离子含量在44.90~74.45 mg kg~(-1)之间,施用甘蔗酒精废液3年后增加到63.90~152.44 mg kg~(-1)之间;提高土壤性pH值,不施用酒精废液的土壤pH在4.5~5.1,施用3年后提高到4.8~5.4;施用酒精废液1~3年土壤各种营养成分明显改善,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5.
旱地甘蔗主要栽培因素数学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一定生态条件下旱地甘蔗栽培因素与高产高效栽培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了种植行距、下种量及氮、磷、钾施用量5个主要栽培因素,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建立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主要栽培因素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分析,提出了不同产量层次的优化栽培推广方案,为旱地甘蔗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镇康旱地甘蔗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甘蔗下种量、行距、氮、磷、钾肥用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下种量、行距、氮肥、磷肥、钾肥对产量的作用顺序是:下种量>氮肥>行距>钾肥>磷肥。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寻优,提出了公顷产量在57~75t之间的优化栽培方案,为镇康旱地甘蔗高产优化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以抗旱早熟高糖甘蔗品种云蔗03-194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成熟期缺水和灌水对蔗田土壤水分变化及甘蔗品质、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实施期内,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05~1.40倍,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45~1.58倍;甘蔗株高在试验前期均有增加,40 d后灌水处理的株高继续增加,未灌水处理的几乎不再增加;未灌水处理的绿叶数在整个甘蔗成熟过程中均减少,灌水处理的绿叶数灌水后20 d才开始逐渐减少,至甘蔗收获时灌水处理的绿叶数是未灌水处理的1.6倍;出汁率灌水处理比未灌水处理高出2~5个百分点;两个处理的蔗糖分没有明显的差别;纤维分在0~20 d内灌水处理比未灌水处理 高出6个百分点,但至甘蔗收获时,两个处理的甘蔗纤维分的含量差别不大;蔗汁还原糖含量0~20 d内灌水处理呈现上升的趋势,20 d后开始下降,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75倍,至甘蔗收获时两个处理的蔗汁还原糖含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云南英茂糖业有限公司近年来甘蔗全程机械化应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促进云南甘蔗糖业的发展和甘蔗全程机械化的推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9.
重金属铜在甘蔗体内的吸收及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家文  崔雄维  张跃彬  刘少春 《土壤》2010,42(4):606-6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Cu在甘蔗体内吸收、积累规律及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根、茎、枯叶、梢头对Cu的积累能力总体表现为根茎枯叶梢头,甘蔗各部分器官Cu含量随外源投放的Cu浓度而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少量的Cu会使甘蔗明显增产,但胁迫或过量对甘蔗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Cu过量对甘蔗品质的影响表现在出汁率、还原糖的增加和纤维分的降低,适当地施Cu会增加甘蔗的产糖量,但过多会减低甘蔗的产糖量。  相似文献   
90.
郭家文  刘少春  王龙  张跃彬  崔雄维 《土壤》2010,42(2):219-223
通过对2007年农场土壤养分调查和1983年土壤普查资料的比较,研究了25年连续种植甘蔗后两类植蔗土壤肥力的演变及原因。结果表明:25年来旱地和水田土壤的有机质分别减少了12.65%和25%;全N旱地的变化不大,水田比1983年减少了1.42%;碱解N旱地增加了1.53%,水田减少了22.65%;速效P旱地和水田都比1983年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旱地大于水田,其中旱地和水田分别增加了95.02%和6.02%;速效K旱地比1983年增加了26.36%,但水田减少了47.28%。结合糖厂历史单产、产糖率和农场蔗叶还田的情况,研究得出蔗叶还田能够持续培肥蔗区土壤养分,是蔗区甘蔗持续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