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杂交稻及其亲本千粒重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粒重有明显差异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组杂交稻组合19个,对杂种一代单株产量、千粒重及其亲本千粒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一代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正相关达显著水平;父本相同时,母本千粒重与杂种一代的产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9;父、母本千粒重与杂种一代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4和0.778.讨论了超高产杂交稻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12.
2007和2008年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龙S及其后代进行稻瘟病菌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龙S对稻瘟病菌的抗谱较广,对供试26个菌株均表现为高抗,其稻瘟病抗性强于广谱抗瘟基因Pi9的携带亲本75 -1 - 127;龙S的稻瘟病抗性由主效显性基因控制,无论配组所使用的父本品系对接种菌株表现抗、感或高感,龙S的杂种F1代均表现高抗;龙S对菌株RB13的抗性表现为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沙培方法,对10个杂交稻组合苗期发根性状与生育后期根系SOD活性、TTC还原力及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期发根数、发根鲜重和发根力与孕穗期根系TTC还原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发根数还与乳熟期SOD活性极显著正相关,与齐穗期TTC还原力显著负相关;发根鲜重和发根干重分别与大部分穗部性状密切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用“发根数×平均发根长”表示发根力能全面地评价杂交水稻苗期发根性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前期通过穗发育芯片筛选到一个水稻Dof家族转录因子OsDof6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OsDof6的表达模式与生物学功能。【方法】OsDof6的基因、蛋白及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定点编辑,通过实时定量PCR和亚细胞定位技术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对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中存在大量与光响应、激素响应及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了2种不同突变类型的功能缺失突变体9522Dof6-3和9522Dof6-4。对突变体T1株系进行表型观察发现,相较于对照,两种突变体在营养生长阶段分蘖数明显降低,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后,两种突变体的抽穗时间推迟约3 d。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OsDof6在水稻根、茎、叶和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穗发育后期相对表达量明显提高;通过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OsDof6定位于细胞核。【结论】初步判断OsDof6基因会影响水稻分蘖数与抽穗期。  相似文献   
15.
水稻籽粒充实状况指标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提出了用梯级比重液对不同充实程度籽粒分级的方法。通过用盐溶液获得籼粳各品种的充分充实粒粒重(g_m),作为充实程度的比较标准,移用病情指数的加权方法,得到估算充实系数的公式:FC=W/(N×g_m)。以上述方法对8个籼稻晶种、10个粳稻品种进行充实系数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品种扩大可充实库容与提高充实系数是一致的。建议把充实系数作为产量构成因素和源库关系指标。  相似文献   
16.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概况及问题讨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概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实践中应掌握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水稻千粒重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不育系、12个恢复系配制获得的18个杂交水稻组合千粒重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方差分析法得到千粒重广义遗传力为98.96%,通过F2代单株千粒重与F3代家系平均值相关分析法得到的遗传力为82.5%,说明千粒重性状遗传力较高;(2)10个组合的杂种一代千粒重表现正向均亲优势,其中有3个组合表现一定程度的正向超亲优势;(3)参试组合中有7个组合杂种一代千粒重表现正向部分显性效应,3个组合表现超显性效应,其余组合表现负向部分显性效应。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试验小区边际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配制的22个具有高产潜力的杂交稻组合和对照汕优63,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试验小区单株粒重和产量性状边际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粒重边际效应变幅范围为(37.9±17.6)%,变异系数为46.4%;单株穗数边际效应是影响单株粒重边际效应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每穗实粒数和每穗总粒数;探讨了水稻试验小区边际效应的估测及从育种和栽培角度利用边际效应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简要综述了基因枪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影响基因枪法转化水稻的几个关键因素及基因枪法转化的外源基因的遗传特性,并提出了基因枪法转化水稻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水稻耐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了近年来水稻耐冷性生理、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耐冷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耐冷性遗传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