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丹草生长动态及收割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高丹草不同生长阶段的株高、生长速度、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旱作条件下,高丹草株高、生长速度、产草量及茎/叶变化动态符合Logistic模型,苗期生长缓慢,拔节期生长最快,拔节期过后生长速度减缓,表明拔节期是营养体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干/鲜及营养物质变化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72.
1997年开始进行冷季型草坪杂草化学除技术研究,阔叶杂草在2-4叶期和72%的2,4-D丁酯乳油防,防除效果可达92.4%,禾本科杂草用拉索,扑草净,乙草胺,氟乐灵进行播前诱杀防除,防除效果分别可达84.6%、65.9%,51.8%和45.0%。  相似文献   
73.
波尔山羊杂种羔羊产肉性能测定及羊肉品质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肉用山羊———波尔山羊改良山西本地山羊 ,对杂种一代当年羔羊与同龄的本地山羊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的产肉性能进行测定 ,并对羊肉的品质进行试验分析 ,结果为 :波尔杂种一代羊的屠宰前体重为 37 5 5kg ,胴体重为 16 5 8kg ,屠宰率达 4 4 15 % ,同龄本地山羊的相应值为19 2 8kg ,8 32kg ,4 3 15 %。杂种羊的羊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 2 1 79% ,脂肪含量为 4 17% ,本地山羊的相应值为 18 78% ,8 6 %。试验结果表明 :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对提高本地山羊的产肉性能及羊肉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4.
75.
在中国农业大学沽源草地试验站研究了两种放牧制度与放牧强度对在多年生禾草/紫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上放牧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促进了奶牛营养状况的改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和尿素氮含量明显降低,而Ca、P、血糖、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和白蛋白等含量则均有所提高,不同放牧处理对奶牛血液代谢有一定的影响,轻度轮牧对奶牛机体代谢的促进作用高于中度轮牧和连续放牧。  相似文献   
76.
沙打旺白粉病流行规律及化学防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宁  王运琦 《中国草地》2000,(3):48-49,53
白粉病是沙打旺的一种主要病害,高温、潮湿季节发病率较高,危害较严重。发病初期用粉锈宁喷雾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散蔓延,防治效果达到74.9%。  相似文献   
77.
1991,1992和1993年每年的9月7日 ̄11月7日分别选用80头2岁春季初产母牛进行断奶和放牧试验。试验设计包括2个断奶处理和2个散牧处理(每个处理20头母牛),放牧处理分为天然沙岗草地和地下灌溉再生人工草地2个处理,断奶处理分为9月7日断奶和11月7日断奶2个处理。9月7日断奶后犊牛在人工草地放牧。食道瘘管牛从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上采食的日粮粗蛋白含量以有机质(OM)为基础分别为7.6%和1  相似文献   
78.
紫花苜蓿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是维生素E合成途径中一种重要的合成酶,催化γ-生育酚向α-生育酚的转化,改变维生素E组成,利于动物和人体的吸收。本实验通过RACE-PCR技术,得到紫花苜蓿γ-TM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MsTMT。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此序列全长1 306 bp,包含1个长为93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12个氨基酸。MsTMT属于甲基转移酶家族(AdoMet-MTases),有1个腺苷脱氨基酶信号(SLSTDDP),包含有2个保守的S-腺苷甲硫氨酸结合结构域(XXDXGCGIG,VXXPGGXXIX)。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MsTMT基因在紫花苜蓿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受NaCl、PEG以及黑暗诱导后,该基因表达上调;低温胁迫后该基因表达下降;外源ABA不影响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9.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各类器官归一化的生长扩展速率与相应的库强乘积作为权重,表征各器官竞争获取苜蓿个体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净光合同化产物的相对能力大小,描述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在组成苜蓿个体的各器官中分配与累积的动态过程,从而构建定量化描述结构与功能互反馈过程的苜蓿生长过程数字化模型,为提高苜蓿生产性能与优化苜蓿生态功能提供理论支持。通过田间栽培控制试验,对苜蓿的形态结构与生物量进行动态测定,获取模拟参数;并进行控制结构下苜蓿各器官生物量测定值与模拟值的比较。结果表明:各器官生物量与几何特征测定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对应的模拟值变化趋势一致。因此,本研究给出的生物量分配模式能够应用于控制结构下苜蓿个体内可用生物量资源在各器官中分配与累积的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80.
为了深入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MsLEA4基因的功能,本试验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从紫花苜蓿基因组中扩增出MsLEA4启动子序列,构建GUS植物超表达载体,并根据序列分析结果对紫花苜蓿进行相应逆境胁迫。结果表明:紫花苜蓿MsLEA4启动子含有响应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ABRE,响应赤霉素(gibberellin,GA)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P-box,参与胚乳合成的顺式作用元件GCN4和Skn-1,以及涉及光调控和光周期的顺式作用元件;外源ABA、GA、持续光照以及黑暗均能诱导MsLEA4基因的表达;GUS基因只在拟南芥花和荚果中表达。因此,MsLEA4基因能参与紫花苜蓿的逆境调控,与该基因启动子序列中所含的一系列顺式作用元件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sLEA4基因在紫花苜蓿逆境胁迫、光调控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