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烟草叶色缺绿突变品种Burley21和正常绿色型品种Maryland609在假植期、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的植株中部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晾制烟叶中质体色素类香气物质进行气质联用(GC/MS)检测比较。结果表明,Burley21和Maryland609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假植期及团棵期差异均不显著。从旺长期开始,Burley21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同一发育时期的Maryland609,但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幅度明显小于叶绿素。在两种烟草晾制的烟叶中共检测到质体色素类香气物质16种,其中新植二烯在两种烟叶中含量均最高,且叶绿素类香气物质的总含量显著大于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92.
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基础代谢降低、生理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充分利用雄蜂蛹中非常高的营养成份和药用价值,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而研制开发的一种便于携带、食用的营养滋补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93.
由于TYLCV的宿主广泛,本试验对山东寿光地区的感病毒病辣椒进行了TYLCV感染的分子鉴定,发现寿光地区的辣椒感染了TYLCV病毒,且感染率较高。通过对病毒基因组DNA-A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发现,寿光感病辣椒的TYLCV序列与临沂和德州的TYLCV亲缘关系最近,并对具体突变点进行了分析。进化树分析显示,克隆得到的辣椒病毒与墨西哥的TYLCV病毒同源性较高,而与危害辣椒较严重的TYLCSV的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94.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名金针菜、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1 食用与药用 黄花菜花蕾既能药用又可食用,每100g花蕾的干制品含蛋白质14g、脂肪1g、糖类62g、胡萝卜素3.4g。黄花菜含有大量的醇、酯类等芳香物质,赋予其香味。黄花菜属于湿热蔬菜,肠胃不好的人不宜食用。新鲜黄花菜含有一定量的秋水仙碱,生食新鲜黄花菜可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秋水仙碱遇水易溶,遇热易分解而失去毒性;因此,新鲜黄花菜可先置水中烧开,稍煮片刻,然后用凉水漂洗,除去多于水分后炒食或和其他蔬菜做成汤食用。  相似文献   
95.
蔬菜育苗过程中经常因弱光、低温环境影响幼苗质量,补光是提高幼苗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引进2种植物生长补光灯,在番茄、黄瓜、茄子3类作物育苗中应用补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应用2种补光灯均能缩短育苗周期、提高壮苗指数,可提前定植移栽;综合3个试验点的结果,杭州临安佳遇科技有限公司植物生长补光灯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6.
三种保鲜剂对常温下羊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研究了醋酸复合保鲜液、山梨酸钾复合保鲜液和高粘度膜保鲜液对羊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8%的山梨酸钾、5%食盐、1%柠檬酸钠、10%醋酸钠7、6%水配制的复合保鲜液在肉样表面喷涂一薄层,采用真空包装,能使羊肉在20~27℃下保鲜16 d;33%糊精2、.5%葡萄糖、9.9%食盐及水配制的高粘度保鲜膜,能较好地保持羊肉色泽、风味,使羊肉保鲜7 d;2%醋酸、1%乳酸、0.25%柠檬酸、0.1%抗坏血酸复合保鲜液可保存鲜肉7 d.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不同形态硅源制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溶胶(60nm和100nm)、正硅酸乙酯、硅酸钠对小麦白粉病的作用效果以及对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几种硅源制剂处理盆栽小麦幼苗对白粉病防效分别为48.78%、43.73%、40.31%和33.29%,室内处理小麦离体叶段对白粉病抑制率分别为59.67%、53.51%、51.10%和42.22%。离体叶段接种白粉菌后1.5~2h、6~7h取样,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白粉菌孢子萌发过程,发现这几种硅制剂对白粉菌孢子初生芽管(PGT)的形成几乎没有影响,但对附着胞(AM)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其中以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溶胶对AM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8.
多种因素对牛超数排卵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扩大中国牛群体繁殖、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在中国能得到有效利用来限制进口牛。试验通过对供体牛进行超数排卵,比较了不同品种、供体牛经产与否、不同营养水平、重复超排间隔时间、起针时间5个因素对供体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大部分超排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育成牛与经产牛的胚胎可利用率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营养水平组的胚胎可利用率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结果显示能使二次超排之间的间隔时间缩短为 39天以内;第 9~10天 起针时间的超排效果最佳。本研究显示成体牛育成与否、营养水平高低、起针时间对供体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极显著,而供体牛品种、重复超排次数对供体牛超数排卵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
一株生防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抑菌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获取优良植物病害生防菌,以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ss和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抑菌圈法和菌落直径法对健康龙柏鳞叶小枝中分离的4株优势内生真菌进行了筛选评价,并结合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生防内生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对峙培养发现1菌株对交链孢菌和尖镰孢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52.05%和48.65%,标记其为LB-1;LB-1菌株与指示菌对峙培养的菌落交界面处,2种指示菌的菌丝均出现了消解、断裂,而LB-1的菌丝则生长正常。未灭菌LB-1菌株发酵液对交链孢菌和尖镰孢菌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1 mm和13.7 mm,抑菌率分别为47.89%和48.72%;灭菌LB-1菌株发酵液对交链孢菌和尖镰孢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3 mm和15.0 mm,抑菌率分别为5.96%和33.90%,指示菌在生长过程中菌丝溶解现象明显。经鉴定,LB-1菌株为毛壳菌属Chaetomium中的近缘毛壳菌C.subaffine,是一种极具生防潜力的内生真菌,其抑菌特性可能通过溶菌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00.
 The effect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OS) and sodium silicate in solution culture on wheat powdery mildew and its action mechanism to pathogen attack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at seedlings cultured in nutrient solution with silicon compounds alleviated wheat powdery mil-dew, the control efficacies of TEOS and sodium silicate treatments were 54.08% and 51.36%, respectively, but that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treatment was only 1.02%.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and X-ray energy dispersive analysis (SEM-EDX) showed that wheat leaves cultured in nutrient solution with TEOS and sodium silicate had more silicon deposition than that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It indicated that wheat possessed the equal good imbibe ability to TEOS and sodium silicate, but poor to silicate nano-particles. When wheat leaves were infected with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silicon might has a physical prohibition effect to pathogen spore pene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